生物分离工程课件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

ID:1336094

大小:854.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7-11-10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_第1页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_第2页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_第3页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_第4页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分离工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生物分离工程概述1.1生物分离在生物技术中所占位置1生化分离工程的定义:为提取生物产品时所需的原理、方法、技术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总称,指从发酵液、动植物细胞培养液、酶反应液和动植物组织细胞与体液等中提取、分离纯化、富集生物产品的过程。2、单元操作:完成一道工序所需的一种方法和手段。3、生物技术:即有机体的操作和应用有机体生产有用物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技术。4、生物技术的目标:就是指利用培养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来生产对人有用的产品。生物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生物物质的高效生产,分离纯化是生物产品工程的

2、重要环节,因此生物分离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5、狭义生物技术的产物仅为化学产品,约有100年的历史。6、获得产品的有效途径:原材料、预处理、生物反应、生物分离、产物7、传统发酵与现代发酵比较1.2生物物质和生物分离1.2.1生物物质种类繁多,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各种生物资源。现代生物技术主要通过生物反应过程生产各种物质。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的主体是蛋白质药物。1.2.2生物分离过程1.3生物分离的特点:A生物工程的主要特点是生物制品多种多样。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B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品

3、的分离方法。C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a成分复杂,固体成分包括完整有机体、培养基及底物中的不溶物,液体成分包括底物可溶物、代谢中产物及目标产物。b悬液中的目标产物浓度低.1.4生化产品的类型:按用途分类:食品类。保健品类。医用类产品。农业用产品。生物试剂类。按分子量大小分类:Mass<1000D:抗生素、有机酸、aa、多肽类等Mass>1000D:酶、抗原、抗体、多肽、蛋白质类按发酵时目的产物所在的位置分类:cell内: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重组蛋白质cell外: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胞外

4、酶(α-淀粉酶)等2.生物分离与一般化学分离方法的比较2.1、分离过程的分类:•机械分离(离心、过滤)•传质分离(平衡分离、速率分离)§平衡分离—萃取、吸附、沉淀、结晶、层析等§速率分离—膜分离、电渗析、透析2.2生物产品特点:①产物浓度低的水溶液(原因:a氧传递限制;b细胞量;c产物抑制②组分复杂(a大分子;b小分子;c可溶物;d不可溶物;e化学添加物③产物稳定性差(a化学降解(pH,温度);b微生物降解(酶作用,染菌)④分批操作,生物变异性大⑤质量要求高(药品或食品)2.3生物产品要求高质量:纯度、卫

5、生、生物活性分离过程的成本占产品总投资的大部分,因此必须仔细考虑和设计产品的回收和纯化过程。设计中应考虑下列问题?1.产品价值2.产品质量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5.主要杂质独特的物化性质是什么?6.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2.4方法选择的基本原则:1)、尽可能简单、低耗、高效、快速。2)、分离步骤尽可能少。Why?A)φn为总回收率,λn为各单元回收率。意义?分离步骤越多,回收率越低;如φ10=0.9510=0.6

6、3,φ5=0.955=0.77B)、分离步骤多,设备投入大,人员物资消耗大,生产周期长How?3)、避免相同原理的分离技术多次重复出现比如,分子筛和超滤技术按分子量大小分离,重复应用两次以上,意义就不大了。4)、尽量减少新化合物进入待分离的溶液。A)、引起新的化学污染;B)、蛋白质的变性失活5)、合理的分离步骤次序。原则是:先低选择性,后高选择性;先高通量,后低通量;先粗分,后精分;先低成本,后高成本。2.5设计前应了解的信息:1、在设计前,首先要掌握的产物物化性质,主要包括:(1)、溶解度及影响因素,包

7、括温度、pH值、有机溶剂和盐等;(2)、分子量和分子形状。对于高分子物质非常有意义;(3)、沸点和蒸汽压。对于热稳定的小分子物质非常有意义;(4)、极性大小;(5)、分子电荷及影响因素,包括pH值和盐等;(6)、功能团。功能团为萃取剂和特异性吸附的选择提供依据;(7)、免疫原性。设计亲和色谱;(8)、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毒性试剂等(如青霉素低pH不稳定);(9)、分子的淌度及影响因素,包括pH值、离子强度和盐等;(10)、等电点pI2、成品规格(或产品质量标准)表1.3五肽胃泌素的上海市

8、药品标准(1993年版32页)指标名称指标含量(C37H49N7O9S)97.0-103.0比旋光度-25˚~-29˚吸收值比A(280nm):A(288nm)=1.12-1.22氨基酸各氨基酸之比为1干燥失重,%0.53、进料的组成和物性(1)目的产物的浓度。高?低?(2)物料中的与目的产物相近物质组成的物理化学性质。(3)目的产物的定位。是胞内还是胞外?(4)菌种的种类和形态。(5)微生物的含量和发酵液的黏度。4、生产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