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论文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

ID:13403072

大小:45.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2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_第1页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_第2页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_第3页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_第4页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山下的花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上的新突破论《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上的新突破摘要:《高山下的花环》是李存葆在深入南疆前线写出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获1982年全国中篇小说奖第一名,一经发表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评论界给予了很高的赞誉,认为这是军事题材小说的“开山之作”。改编成电影和译成多种外文后,更扩大了它的轰动效应。《高山下的花环》作品结构大开大合,人物命运大起大落,在紧张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完成了人物性格的锻造和故事情节的演进,形成了作品崇高悲壮的艺术风格。作者一改传统的模式和套路,以其深刻的思

2、想、深厚的感情、丰富的人物形象塑造,真实的军人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读者不得不对当代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刮目相看。《高山下的花环》对后来军事题材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关键字:《高山下的花环》;军事题材小说;新突破;意义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三十年,这一时期的军事文学作品中革命的激情压倒一切情感内容,作者重“表达什么”而忽视“如何表达”,本着为政治服务的主旨。主题基本是讴歌革命的胜利,普遍旋律是乐观的英雄主义加革命的浪漫主义,宣扬英雄主义的旗帜,让英雄更加完美

3、是作者的目的。作品中一味的乐观主义,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单一的美学特征等问题。随着军事文学的发展,第二阶段即八十年代末至现在,我们称之为新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受到“反思文学”和以“人的重新发现、人的觉醒和解放”为主旨的大的思潮的影响。军事文学在继承建国三十年发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并取得一定的成就。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高山下的花环》取得很大的成就。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更有人情味儿,实现了从“神”化英雄向“人”化英雄的转变,敢于揭示矛盾,也不再是一味地用乐观主义调子来讴歌革命

4、的胜利,开始进行一些反思,反思战争带给我们的伤痛,探索人性的复杂并且初具悲剧审美范式的意识。《高山下的花环》有人称之为“军事文学的开山之作”。尽管它不是最完美的,但不失为开创军事文学新结局的力作。11论《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上的新突破一、建国三十年(1949—1979)军事题材小说存在问题(一)一味的乐观主义战争作为一种非常态的存在形式,在这种形势下,最能体现人性的复杂,不管胜利与否,总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就要求作者不能高踞于生活之上,洞察到战争的本质,对战争做出细致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在建国三

5、十周年的军事题材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军事文学作品,出现了军事文学创作的高潮,是军事文学创作上的里程碑,但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一如曹文轩所言:“唯独中国文学表现的是战后的欢乐,带着英雄主义的激情和乐观主义的调子,它空前的向人们显示了欢欣鼓舞的场面,在战争的荒废虚无上,在一穷二白的家园里,完全无视战争给予的灾难,缺乏对战争本质的反思,对人性的深度的开掘,对悲剧意识的正视等。这时期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一种放声歌唱的胜利欢歌,没有一丝一毫的悲伤。纵然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尽管我们除了胜利一无所有,但是我们一直在

6、歌唱。似乎忘记了侵虐者对我们无穷无尽的掠夺,似乎忘记了战争对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伤害,胜利掩盖一切,生命失去的悲痛,心灵受损的伤痛,精神压抑的沉重,只有一味的革命乐观主义加革命浪漫主义的基调,革命的激情高于一切,也是写作的全部感情内容。(二)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战争呼唤英雄,战争也产生了英雄。而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需要缅怀英雄,需要用英雄的精神来激励人们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而党的文艺政策,特别是毛泽东的《在延安文127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7、则成了作家们毋庸置疑的指导方针。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从属于政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在作家们有意识的张扬下,积淀为一种传统。由于这些非文学因素的影响,作家们不再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寻找独特的艺术发现,而是从观念出发,以人物和事件阐释观念,并将之镶嵌到既有的结构模式之中。在这里,英雄已不是“一个”而是“一类”11论《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上的新突破,他们是革命的化身,是胜利者的代表,按照当时突出政治的教条,革命者必然会胜利,弱小者必然会强大,而敌人注定会灭亡这一公式就成为了写英雄的叙

8、事框架。可以说,写英雄成了当时作家的神圣使命,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抱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来描写英雄。这些英雄人物极大程度地符合了当时的价值观、审美意识。英雄是标准化的英雄,精神是纯而又纯的崇高,英雄是革命战神而为人们崇拜和仰慕。《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敌后武工队》中的魏强、《铁道游击队》中的刘洪,都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他们有着共同的品质,那就是都具备坚定的正是信仰,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斗争精神。即使写他们的缺点也只是行动有点鲁莽,遇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