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

ID:1340368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10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_第1页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_第2页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_第3页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_第4页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_第5页
资源描述:

《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推广技术要点:1、秸秆高留桩还田。在前作收割时,留12~27厘米(4~8寸)高桩,翻耕压于土中。2、秸秆翻压还田。以每亩150公斤左右的干秸秆或500公斤左右的湿秸秆,铡成10~15厘米长,铺撒于田中,翻压于土壤10~15厘米内。铡草长度以15厘米为宜,大于20厘米难翻压,小于10厘米费工多,机耕可以铡或不铡。苞谷、小麦、油菜收割时,采用秸秆还田机(粉碎机)进行秸秆还田最理想。3、秸秆覆盖还田。根据作物及耕种方式不同,主要采用三种覆盖方法:(1)麦地盖草:麦地盖草,以播种后直接盖草为好,草量以150~250公斤/亩为宜

2、,但以每亩200公斤风干草最经济有效。盖草前应整平厢面,细碎土壤,施足底肥,播种后复土再盖草。秸秆可整草撒铺或切断铺,做到“草不成团,地不露白”,再结合清沟、撒土压草。稻麦两熟区,水稻收割后灌跑马水浸泡一昼夜,第二天排水后起板、整地、施底肥、播种、盖草。(2)棉田盖草:棉田盖草宜在6月中旬进行,此前应完成中耕除草、追施蕾肥和培土等管理措施,延至7月,随着时间推移覆盖效果明显下降。盖草量每亩风干草200公斤,秸秆种类可因地制宜,但以稻草最好。麦草腐解慢,应把握盖草期和控制盖草量,以免腐解不彻底影响后作整地质量。油菜杆、豆杆腐解快,肥效高,但保墒

3、、调温、抑草效果较差。将秸秆均匀铺撒在棉行间,一般2~3厘米厚,做到草不成团,地不露白。但厢沟中不宜盖草。盖草后一般不进行中耕,仍可采用条施或穴施追花铃肥。4、腐熟还田:不便翻压(高留桩)直接还田、染病虫严重的秸秆和因茬口紧秸秆在土壤熟化过程中影响下茬作物生长的耕种方式,富余秸秆可通过堆沤、垫猪牛羊圈、制沼腐熟后再还田,每亩鲜重用量1000~2000公斤。其中制沼腐熟后再还田最有意义。5、过腹还田:即用富余秸秆饲养牲畜,牲畜粪还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通过在各地小麦、棉花、玉米、红薯、茶叶等作物上试验测定,秸秆覆盖保持土壤水份的作用十分明显

4、,与对照相比,雨后土壤含水量相对高8.7%~9.7%,正常季节土壤含水量相对高16.5%~26.8%,干旱季节土壤含水量相对高25.4%~46.2%。平均土壤含水量绝对高3.76%,相对高26.9%。说明越是天干,覆盖保墒的效果越明显。秸秆直接还田或腐熟或过腹还田,均具有培肥改良土壤和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直接还田可谓“当年增产,常年改土,灾年保苗,切实可行,简便有效”,且就地还田,无养分损失,节省工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率。据分析:每亩地还田200公斤干稻草相当于6.0公斤标准氮肥、2.0公斤过磷酸钙和8公斤钾肥,增产率10%以上

5、,中低产田效果尤其显著。秸秆燃烧有以下害处:一是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影响人体健康,而且污染空气;二是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焚烧产生的滚滚浓烟直接影响民航、铁路、公路的正常运营;三是形成新的火灾隐患,近年来秸秆焚烧导致火灾频频发生,给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四是焚烧秸秆所形成滚滚浓烟、片片焦土,极大的破坏了城乡环境形象。实行秸秆全面禁烧,认真搞好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因秸秆焚烧或乱堆乱放、腐烂变质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可以实现

6、秸秆转化升值,增加经济收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美丽阜宁,改善环境质量,特向全县广大农民朋友发出倡议:要树立环保意识,充分认识焚烧、乱弃秸秆的严重危害性。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行动起来,投身到秸秆禁烧禁抛工作中,做好家人、亲戚、邻里的说服教育,引导大家支持配合政府,争做遵纪守法的楷模,管好自己的田块,做到坚决不焚烧秸秆,真正实现秸秆全面禁烧禁抛。要切实开展综合利用,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共创生态旬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5强化宣传引导,增强群众环境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倡导生态文明,营造保护环境的舆

7、论氛围。逐步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对村民、企业经营者和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畅通投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主动与上级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中央、省、市的专项资金投入,重点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问题。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保护,采用多种措施确保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引导村民建设居民小区,逐步实现农民向社区集中,以便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

8、强化源头管理,整治生活垃圾污染。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坚持做到统筹规划,科学处理,从源头杜绝污染问题。对乡镇生活垃圾采取"组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