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

ID:13416339

大小:713.5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7-22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_第1页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_第2页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_第3页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_第4页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章 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讲:肖老师劳动关系管理第一章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管理概论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 第二节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 第三节劳动关系管理概述 第四节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体系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2.掌握劳动关系的性质、类型及实质3.掌握劳动关系系统运行的状态、过程及机制4.了解劳动关系和劳动关系管理理论及劳动关系管理类型和模式5.了解劳动关系管理法律体系的概况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1.劳动关系的概念2.劳动关系的性质3.劳动关系的类型4.劳动关系的实质5.劳动关系理论第一节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是在特定社会背景

2、下,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劳动者的范畴:法学角度的“劳动者”。我国《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是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建立劳动关系的人员。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劳动力使用者的范畴:劳动力的使用者主要分为劳动力的直接使用者或间接使用者两类。其内涵是指基于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契约关系而使用劳动力,以自然人或法人为代表承担相应民事权利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劳动关系是一种具有从属

3、特征的雇佣关系。2.劳动关系的性质(1)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通过合法途径,一方有偿供给劳动力,另一方有偿使用劳动力以实现各自的利益,进而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关系三种观点:并列关系;劳动关系包容雇佣关系;雇佣关系包容劳动关系。(2)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在劳动过程中,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总是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这使得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总是处于被支配和被管理的地位,这种情形综合表现的结果往往呈现出劳动者对于资本等其他要素的从属性特征。(1)以劳动关系主体构成为标准,劳动关系分为侠义劳

4、动关系和广义劳动关系。①侠义劳动关系指在具体的劳动组织中,劳动者个人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3.劳动关系的类型3.劳动关系的类型②广义劳动关系指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广义劳动关系分为个别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和社会劳动关系三个层次。(见表1-1)层次主体特征广义劳动关系个别劳动关系个别劳动者、具体的雇主主体独立、雇主权利强势集体劳动关系工会所代表的劳动者群体、雇主或雇主组织主体独立、权利对等、工会代表社会劳动关系劳方、资方和政府政府作为直接主体介入社会劳动

5、关系中表1-1广义劳动关系的层次结构(2)以利益关系格局为标准,劳动关系分为利益冲突型、利益协调型和利益一体型。利益冲突型:二战前西方国家和当代英国利益协调型:德国及北欧国家利益一体型:日本、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3.劳动关系的类型(3)以双方力量对比状况为标准,劳动关系分为均衡型、倾斜型(资方主导)和政府主导型。3.劳动关系的类型(1)个别劳动与个别资本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劳动者与资本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来解决人与物的关系。4.劳动关系的实质(2)劳动者群体与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除了直接生产和服

6、务过程以外的,人们在交换、分配等领域表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关系。4.劳动关系的实质(3)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各类上层建筑之间的交叉关系。4.劳动关系的实质劳动关系理论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征、劳动关系的存在形式以及劳动关系形成的机制等问题。劳动关系理论分为两类:一是有关劳工问题和工会的理论;二是关于劳动关系状态的理论。5.劳动关系理论(1)有关劳工问题和工会的理论5.劳动关系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亚当.斯密劳动者与雇主的利益冲突李嘉图工资和利润的对立关系约翰.密尔劳资关系是共同牺牲的伙伴关系马克思资本主义的劳动关系是对抗性的韦

7、伯夫妇工会主义的起源、策略等约翰.康芒斯工会代表工人与雇主进行谈判的力量罗伯特.霍克斯不同类型的工会(2)有关劳动关系状态的理论5.劳动关系理论代表流派人物主要观点邓洛普多元主义安德森静态的劳动关系系统论动态的劳动关系系统论一元主义马克思.韦伯等管理理论:劳动关系的主体在利益上基本一致,通过提高劳动生存率、加强管理可以缓和劳资矛盾。冲突理论马克思等劳资双方对各自权利和义务的理解具有不确定性,互相怀疑对方没有很好的履行义务,没有得到应有的权利,从而产生冲突。第二节劳动关系系统及其运行1.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2.劳动关系系统的

8、运行劳动关系系统是指以劳动关系为基本关系,通过输入外部环境因素,产生出一系列规则,并在这三者之间构成各种反馈的系统。1.劳动关系系统的概念其中,政治、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因素的投入构成劳动关系系统存在的社会条件;劳、资、政三方是劳动关系系统的主体;劳动关系系统运行或转换过程的结果形成规则,这种规则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