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

ID:13430113

大小:11.32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22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_第1页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_第2页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_第3页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_第4页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玛溜井加固方案评审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泰龙矿业公司1#溜井地面塌陷及井筒破坏治理方案及施工费用概算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5-9-1817目录1溜井工程概况31.11#溜井原结构概述31.2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现状62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原因分析93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案104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案参数设计134.11#溜井井壁修复与加固断面及参数134.2溜井壁后及井口帷幕注浆参数165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的治理方案费用概算166结论及注意事项17171溜井工程概况西藏华泰

2、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华泰龙公司”)是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直属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12月9日在西藏自治区注册成立,华泰龙公司开发建设甲玛铜多金属矿采选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甲玛矿区位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甲玛乡境内,距拉萨市68公里,海拔4000-5407米,矿权面积144平方公里。2010年7月19日甲玛项目一期工程(6000吨/日)正式投产运行。1.11#溜井原结构概述华泰龙公司1#溜井井筒为竖井,设计净直径4.0m,井深161.038m(标高4261.4~4100.362m),井颈段标高至4241.925m,距地表轨面深

3、度为19.475m,1#溜井从上至下结构依次为:(1)10m³固定式矿车翻笼卸矿站基础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过300mm厚楼板与翻笼卸载站混凝土框架相连。翻笼卸载站轨面标高为4261.4m。(2)翻笼卸载缓冲坑;缓冲坑净尺寸为长×宽×深=7.2×2.2×5.0m,采用400mm厚钢筋混凝土支护,缓冲坑四周及底板矿石冲击部位均衬有钢板,其中两侧面及底面直接冲击部位采用50mm厚ZGMn13高锰钢衬板,两端面采用20mm厚Q345b钢衬板。(3)中心落矿结构;为钢筋砼结构,亦作为1#溜井锁口,上段开口净尺寸为2.2×2.2m

4、方形,高度为2m。(4)溜井井颈段;高度共10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净直径4000mm,厚度400mm,上段5m内衬20mm厚Q345b钢衬板。(5)溜井正常段;净直径4m,高度124.831m。设计为裸井,后考虑施工安全,变更设计为50mm素喷。(176)矿仓段;喇叭口高度1.732m,矿仓高度15m,共16.732m。矿仓净直径6.0m,采用400mm厚钢筋混凝土支护,矿仓下部8m高度内衬50mm厚ZGMn13高锰钢衬板。另外,原矿转运系统回风井(净直径3.0m,标高4261.150~4094.754m)分别在标高41

5、91.924m(距卸载站轨面约70m)、4119.924m(距卸载站轨面约142m)处通过溜井检查道与1#溜井贯通。两条溜井检查道作为1#溜井生产维护及检修、堵塞处理等的通道。1#溜井原结构详见附图1。17图11#溜井原结构图171.2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现状2015年09月06日下午,1#溜井出现地表塌陷现象,其后几日中金国际、长春黄金设计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院、甘肃蓝野建设监理公司及华泰龙公司相关领导、技术人员通过现场踏勘、下放测线及摄像头观测、测量及沉降观测,并于2015年09月11日和09月13日召开了专题会

6、议,对1#溜井塌陷现状形成以下结论(详见《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1#溜井地表塌陷治理专题会会议纪要》调度专题会议纪要〔2015〕016号):(1)利用摄像头观测到距井口27.6m~38.2m(未支护段井筒)处井筒见光,井壁出现一不规则椭圆形漏洞,井内基本无水;(2)第一条检查平巷(距离井口70m)见光,有风,第二条检查平巷(距离井口140m)已被渣石堵塞。(3)地测部重新测量塌陷坑上表面面积约为108m2,下表面面积约为4m2,深度约为38m,塌陷体方量约为1682.9m3。(4)井内渣面距井口高度约为100m,塌落至

7、井内的渣石及之前井内所填充的矿石总高度约为60m,方量约为1170m3,占塌陷体方量的69.52%。(5)距离井口38.2m以下井筒基本完好,无破损,未发现溶洞。(6)自9月6日以来对塌陷区构筑物(立柱、轨道面)每日实施监测,纵向位移均在误差范围内,无明显沉降现象。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示意详见附图2。171#溜井地面塌陷现场照片17图2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示意图1721#溜井井壁破坏及地面塌陷原因分析2015年09月13日1#溜井地表塌陷治理专题会议上,与会专家小组成员根据1#溜井井壁破坏和地面塌陷的情况以及2

8、#溜井类似现象分析,其产生的破坏机理复杂,并非由单一的某个因素引起,而是由井筒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放矿过程中矿石对井壁的冲击、井筒结构、以及地面降水等因素长期与综合作用的结果。溜井塌陷方向井筒或存在一近地表的小溶洞或破碎带,随着井筒的不断刷大,加之翻笼卸下的矿石冲刷此处井壁破碎岩体后,逐渐垮塌(逐步垮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