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

ID:13495262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2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_第1页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_第2页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地理信息系统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tion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元数据——metadata,它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地理空间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他特征,

2、它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3.DEM——即数字高程模型。通过有限的地形高程数据实现对地形曲面的数字化模拟(即地形表面形态的数字化表示),高程数据常常采用绝对高程(即从大地水准面起算的高度)。4.矢量数据结构——对矢量数据模型进行数据的组织。它通过记录实体坐标及其关系,尽可能精确地表示点、线、多边形等地理实体,坐标空间设为连续、允许任意位置、长度和面积的精确定义。5.游程编码——也称行程编码,不仅是一种栅格数据无损压缩的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栅格数据结构。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幅栅格数据(或摄像),常常有行(

3、或列)方向上相邻的若干点具有相同的属性代码,因而可采取某种方法压缩那些重复的记录内容。6.拓扑关系——用来描述实体间的相邻、连通、包含和相交等关系.1.简述地理信息的特征。地理信息处了具备信息的客观性、信息的实用性、信息的可传输性和信息的共享性以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包括:空间相关性、空间区域性、空间多样性、空间层次性。2.简述栅格数据结构的优缺点。104优点:数据结构简单,易于算法实现;空间数据的叠置和组合容易,有利于与遥感数据的匹配应用和分析;各类空间分析、地理现象模拟均较为容易;输出方法快速简便,成本低廉。缺

4、点:图形数据量大,用大像元减小数据量时,精度和信息量受损失;难以建立空间网络连接关系;投影变化实现困难;图形数据质量低,地图输出不精美。3.建立和分析缓冲区应注意那些方面?应注意:1、缓冲区叠置处理;2、缓冲区宽度不同处理。(论述从略)4.举例说明GIS空间查询类型?属性查图形:简单的属性查询;SQL查询;图形查询属性:点查询;矩形或圆查询;多边形查询5.简述信息的特征。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6.简述矢量数据结构的优缺点。104优点:数据结构严谨,冗余度小,数据量小;空间拓扑关系清晰,易于网络分析;面向对象

5、目标的,不仅能表达属性编码,而且能方便地记录每个目标的具体的属性描述信息;能够实现图形数据的恢复、更新和综合;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3缺点:数据结构处理算法复杂;叠置分析与栅格图组合比较难;数学模拟比较困难;空间分析技术上比较复杂,需要更复杂的软硬条件;显示与绘图成本比较高。1.在所学到的几种栅格数据编码方法中,各有什么特点?实现有效压缩数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常见栅格数据编码方法的特点如下:(1)游程长度编码结构的特点:游程长度(run-length)编码,也称行程编码,不仅是一种栅格数据无损压缩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

6、栅格数据结构。它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幅栅格数据(或影像),常常有行(或列)方向上相邻的若干点具有相同的属性代码,因而可采取某种方法压缩那些重复的记录内容。其编码方案是,只在各行(或列)数据值发生变化时依次记录该值以及相同值重复的个数,从而实现数据的压缩,并实现数据的组织。经编码后,原始栅格数据阵列转换为(si,li)数据对,其中si为属性值,li为行程。游程长度编码压缩数据是十分有效又简便的。事实上,压缩比的大小是与图的复杂程度成反比的,在变化多的部分,游程数就多,变化少的部分游程数就少,原始栅格类型越简单,压缩效率就

7、越高。因此这种数据结构最适宜于类型面积较大的专题要素、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构,而不适合于类型连续变化或类型分散的分类图。游程长度编码在栅格加密时,数据量没有明显增加,压缩效率较高,且易于检索,叠加合并等操作,运算简单,适用于机器存贮容量小,数据需大量压缩,而又要避免复杂的编码解码运算增加处理和操作时间的情况。四叉树数据结构的特点:四叉树(quadtree)数据结构也是一种对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幅栅格数据层或图像等分为四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属性值(或灰度);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值都具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

8、区就不再继续分割,否则还要把这个子区再分割成四个子区;这样依次地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属性值或灰度为止。这种从上而下的分割需要大量的运算,因为大量数据需要重复检查才能确定划分。当n×n的栅格单元数比较大,且区域内容要素又比较复杂时,建立这种四叉树的速度比较慢。另一种是采用从下而上的方法建立。对栅格数据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检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