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

ID:13521084

大小:45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3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_第1页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_第2页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_第3页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_第4页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教案:第十课 避免误入犯罪歧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序号10授课班级09会计、电子、汽修授课课时2授课形式讲授授课章节名称第十课避免误入犯罪歧途使用教具教学目的(1)了解犯罪的主要特征,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2)了解导致犯罪的主观原因,自觉预防犯罪;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与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公共利益及贪污腐败行为犯罪作斗争。(3)懂得职业活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可能构成犯罪,树立自觉防范的意识。教学重点犯罪的主要特征,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原因。教学难点理解刑法打击犯罪的意义,培养见义勇为、见义智为的品质。更新、补充、删节内容课外作业教学后记授课主要内容或板

2、书设计16课堂教学安排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16第一框 懂得犯罪后果(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学内容(1)复习违法的含义与种类。(2)案例导入。2.教师活动(1)复习提问: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分几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凡是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宪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用PPT出示)(2)请学生上台表演情景剧“拦截抢钱”,用PPT出示主要剧情:“这是我的地盘,赶紧把钱拿出来,不然有你的好看。”边说边举起手中的刀和仿真枪。不到18岁的青少

3、年王欢和自己的三个伙伴,组成了一个小团体,除去上网外,他们就是在距学校门前一百多米处拦截学生要钱,不给就打,甚至动手搜身、抢夺。一旦上网将抢来的钱花尽,他们便又开始针对学生下手。提出问题: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有什么特点?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在学生表演、讨论的基础上,归纳:王欢与伙伴的行为是抢劫,是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用PPT出示)板书:懂得犯罪的后果。3.学生活动(1)用第九课所学习的知识回答问题,温故而知新。(2)表演与观看情景剧“拦截抢钱”,讨论、回答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二)研习新课(2

4、9分钟)第一目:了解罪与罚。(19分钟)1.教学内容(1)犯罪的概念、特征。(2)刑罚的概念、种类。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PPT16出示的问题:小凡的盗窃金额并不大,却被判了刑,原因何在?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能构成犯罪?犯罪的危害性有哪些?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指出如果仅凭盗窃数额,小凡不应该构成犯罪,但是,小凡盗窃了残疾人的财产,造成了导致残疾人双腿截肢的严重后果,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符合犯罪的特征。由此可见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应

5、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用PPT出示),犯罪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着严重的危害。用PPT出示下图:(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指导学生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PPT出示的问题: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用图表归纳犯罪的特征。  接着请学生阅读教材P105活动框的内容,就“伟海父母的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吗?法院的判决正确吗?为什么?”展开辩论,并进行引导,最后总结指出,“大义灭亲”行为虽然从表面上不具有严

6、重的社会危害性,甚至具有“亲社会性”,但刑法仍然认为它具有社会危害性,将它作为犯罪处理,原因在于我国法律不承认“家法”,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自处死他人;行为人对违法犯罪的亲属,私自处死同样构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轻处罚。(用PPT出示) (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16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展开讨论,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有最大的严厉性,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它不仅可以剥夺罪犯的财产和资格,

7、还能限制或剥夺罪犯的自由甚至生命。(用PPT出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讲解刑罚中的主刑。用PPT出示下图: (4)板书:罪(同时板书犯罪的定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罚;含义、特点、种类。 3.学生活动(1)探究活动一:小凡盗窃。阅读教材P103活动框中的案例,思考、讨论问题,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懂得犯罪是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会留下终身难以洗刷的污点;了解犯罪的含义及其危害性。(2)探究活动二:犯罪的特征。逐一阅读教材P104~105的正文、链接、点评、活动框的内容,思考、讨论问题,并对大义灭亲

8、案展开讨论,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发言;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处罚性的三个基本特征,以及社会危害性这一最本质特征。(3)探究活动三:刑罚的定义、特点和种类。阅读教材P106刑罚体系图、正文和链接,在讨论的基础上听老师讲解,了解刑罚的定义、我国刑罚的特点和种类,并认识到刑罚较之其他处罚法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