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

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

ID:13562663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3

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_第1页
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_第2页
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何腾蛟与黎平何腾蛟文化景点一、何腾蛟其人何腾蛟,字云从,汉族,黎平县城关镇人,生于1592年,卒于1649年,南明大臣,官拜太师,兵部尚书,黔东南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官员。少年时期,父亲何东凤从云南致仕返里兴办教育,他亦在膝下读书。明天启元年(1621年)乡试中举,初任山西榆次县教谕,后历任介休、汾阳、南阳、大兴等县令,在南阳任知县期间,时“土寇”作乱,他采用“剿抚”安民政策,曾亲自单骑往抚降敌,使四境得安,由是知名。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进京,晋升兵部职方主事,转员外郎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调山西口北

2、兵备道,崇祯十五年奉命出任湖北郧阳军门,崇祯十六年提为右佥都御史,湖广巡护。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南明叫做弘光元年,清为顺治元年),明福王朱由嵩在南都(今南京)称帝后,拜腾蛟为副都御史,总督豫(河南)、楚(湖北、湖南)、川(四川、重庆)、黔(贵州)军务。明弘光元年三月,明将左良玉屯军武昌。拟兵东阻,以诛时任东阁大学士马士英和兵部尚书阮大铖,何腾蛟为顾全大局,竭力劝阻,左玉良不听,反而胁迫腾蛟同行。四月四日,船过竹牌门时,腾蛟乘隙投江,被渔船搭救,后走江西,绕道到达长沙召集部属,商议抗清战守

3、之策。五月清军占领南都,弘光帝被俘,闰六月,明唐王朱聿键于福州称帝,改元隆武。当时李自成阵亡,余部鉴于当时局势,主动与唐王政权联络,以求共同抗清。腾蛟迫于形势,接受建议,同意联合抵抗清军,明将卢鼎、马进忠、王允成等部也听命于何腾蛟。诸军汇集号称百万,隆武皇帝遂拜何腾蛟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督豫、楚、秦(陕西、甘肃)、蜀(四川、重庆)、黔、粤(广东、广西)等省军务。后又被加封为太子太保。隆武二年,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何腾蛟将全军兵分两路,一路下武汉,一路出袁州、吉安,意图一举攻取湖北和江西,因配合

4、不力,为清军所败。腾蛟又派郝永忠率精骑五千前往福建迎驾,尚未抵达,福建全陷,隆武帝被俘,死于福州。十一月,明桂王朱由榔于肇庆称帝,称永明王,拜何腾蛟为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永历元年,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清军大举进军湖南、广东,永历帝被刘承胤挟持至武岗,后清军进逼武冈,成胤献城投降,永历帝逃奔柳州,九月又奔桂林。十月清军攻陷黎平,将何腾蛟家族40余人全部押送汉阳,妄图以此胁迫腾蛟投降,腾蛟愤然回书,拒绝投降,回书写到:“为天下者不顾其家,为名节者不顾其身……欲挟吾顺不能也!”次年正月,永

5、历帝加封腾蛟为太师,晋定兴侯。二月清军由湖南席卷而下,占领全州,兴安,郝永忠败出,挟永历帝奔南宁而去。三月腾蛟在永宁闻讯,速返桂林,将清军击退,并乘胜反攻,克复兴安、全州。八月,腾蛟集中兵力,先攻永州,后克衡州,前期所失之地,渐皆收复,抗清之势为之复振。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腾蛟为劝李过、高一功部进驻衡州,亲率吏卒30余人赴湘潭,不了李过、高一功部早已东区,湘潭城空无守。而腾蛟行踪为清军探悉,麾军直赴湘潭,腾蛟不幸被俘,拘禁于慧徳庵。清军多方诱降,许以高位,腾蛟不为所动,斩钉截铁地说:“汝何劳

6、神,吾头可断,心可剖,欲降不能!”为表抗清决心,自被俘之日起,即水米不进。清六王子齐尔哈郎知其不屈,令其自缢。正月二十六日,腾蛟从容从容行至大埠桥畔就义,时年57岁。何腾蛟就义后,永历帝亲举祭奠,追授为“中湘王”,谥号“文烈”。康熙十四年,清廷表彰已故明朝忠臣,谥号“忠诚”并命为其建祠。次年其骸骨移归故里,葬于黎平城西南之西佛崖,后建祠于城内神鱼井边,名“何忠诚公祠”。二、黎平县何腾蛟文化景点何公祠,为纪念何腾蛟而建,位于黎平县城内神鱼井南侧,忠诚巷3号,建于康熙十五年(1675年),为何腾蛟祠堂。神鱼井,在

7、何公祠右侧的“神鱼井”,《黎平府志》称:“何腾蛟生,一鱼从井底洞中游出,乡人捞回家中油煎,半边焦黄而不死。正欲翻面,鱼在锅中翻滚,井水猛涨作浪。乡民惊恐,将鱼放回井中,井水顿时平复,鱼仍戏水觅食。腾蛟卒,神鱼隐,不复出现,唯井尚存。”又有传说明朝万历年间,有何氏人家住在井旁,其妻孕产时梦见井里神鱼入怀而生子,故为之取名何腾蛟,有鱼龙化身之意。南泉山寺,具有明清两代风格的建筑群,既有明代的端庄持重,又不失清代的玲珑秀丽。寺有3殿,依山取势,建于山腰,层层而上。第一层为大佛殿,第二层为灵宫殿,第三层为宝顶庵正殿。

8、南泉山寺宝顶庵正殿有天香阁,是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幼年攻书之所。何腾蛟在天香阁勤奋攻书,立志报国,他读书时“蘸墨吃棕”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点蛟亭,何腾蛟年少时,上南泉山天香书院的天香阁攻书,据说在上到半山腰(现点蛟亭)时,遇到一条大蟒蛇拦路,于是用笔点住大蟒蛇的眼睛,将其点死。笔者却认为是腾蛟少年时,可能学习不够用功,功课不大好,黎平县人物志载:“少年时期,父亲何东凤从云南致仕返里兴办教育,他亦在膝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