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ID:13568231

大小:2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聊城四中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右图所示的稷下学宫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据此回答1—2题1.当时“诸子百家”出现的原因有①社会变革使思想界非常活跃②士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③唯物主义被普遍接受④传统礼法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稷下学宫图2.“诸子百家”的不同主张实质上代表了A.奴隶主贵族的利益B.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3.孔子谓

2、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仁政”的主张B.爱惜民力的主张C.“克己复礼”的主张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4.2012年7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5.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

3、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思想应是A.兼爱,非攻,尚贤B.克己复礼C.民贵君轻,施仁政D.严刑峻法6.小亮的父母喜欢读荀子的著作,有一次得知小亮在外行窃,他们坚信荀子的理论,对小亮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的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所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惩罚,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7.下列观点,与右图著作中的内容相符的是①世界上的任何

4、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②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③对事物的变化采取一种旁观、超然的态度 ④严刑峻法,中央集权《庄子》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8.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此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核心主张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实质是利用“法”巩固君主专制统治C.韩非反对是古非今,主张变法革新D.其思想有力地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9.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

5、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5历史复习资料第页单元复习学案及测试10.一堂中学历史活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

6、可”;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11.“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A.荀子B.韩非子C.董仲舒D.王阳明12.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法护法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7、13.“仁政”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为政以德,取信于民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1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A.光大儒家B.恢复礼乐秩序C.建立教育体系D.加强中央集权15.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B.

8、经世致用C.万物本原D.抗衡佛道16.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A.董仲舒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17.下列思想与右图中人物相符的是A.“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生物之本也。”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C.“《春秋》大一统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