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

ID:13586851

大小:80.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23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_第1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_第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_第3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_第4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知识与能力(个人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辨析题(共5题,合计20分)16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参考答案】错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根据过度学习的规则,学习时复习的次数越多越好。[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的保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错误。过度学习是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熟以后的附加学习。过度学习并不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研究表明,学习

2、的熟练程度达到l50%时,记忆效果越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而且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您的答案]技能是习惯。[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技能的内涵”,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参考答案】错误。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而习惯是指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和特殊倾向。所以技能不是习惯。[您的答案]19负强化和惩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参考答案】错误。负强化和惩罚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来的。强化的意义在于增加

3、行为发生的频率,而惩罚的意义在于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这是两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您的答案]空间知觉是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的反映。[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空间知觉的定义”,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参考答案】错误。空间知觉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和远近等特性的知觉。人脑对事物的顺序性和延续性反映属于时间知觉。[您的答案]三、简答题(共5题,合计30分)21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

4、;(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22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的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参考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您的答案]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生管理的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参考答案】学生管理的原则有:(1)科学性原则。管理学生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依据,不得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全面发展原则。全面发展包括身心健康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发展、审

5、美素质的发展和价值实现的发展等。全面发展的原则意味着教师应当让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3)集体性原则。集体性原则是指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要依靠集体、培养集体、教育集体,并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充分发挥集体在教育中的作用。(4)主客体统一原则。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为顺利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在客观上要求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在思想上、行动上统一起来,协调一致地投入到教育管理中,共同投身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中。(5)平等与尊重原则。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24教师如何写好教案?[本题答案]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案的要求”,这部分知识需要

6、考生掌握。【参考答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您的答案]25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本题答案]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7、。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