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

ID:13617043

大小:3.22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7-23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_第1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_第2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_第3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_第4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实践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第三小组环境监测实践题目: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组别:第三小组组长:谢利玲(20112400114)组员:邝子鸣(20112400026)郑锦贤(20112400082)张敏敏(20112400111)周昭松(20112400120)刘连秀(20112400122)指导老师:卢平所在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提交日期:2014年03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实践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第三小组目录一、监测目的4二、官洲河状况调查41、官洲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和地貌资料42、官洲河沿岸城市

2、分布、人口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63、官洲河水资源的用途、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84、官洲河历年水质监测结果9三、监测断面、监测垂线和采样点的设置151、布设原则152、监测断面的设置153、监测垂线的设置164、采样点的设置18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18五、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191、监测项目192、采样方法193、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措施19六、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21七、质量保证、结果表达、计划实施221、质量保证22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实践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第三小组2、结果表达233、实施方案(见附录一)25八、附录2

3、5附录一:实施方案251、采样时间252、采样点263、水样采集与保存264、水样监测方法281)温度和pH的测定——水银温度计和精密PH试纸法292)溶解氧DO——碘量法(GB7489-87)303)化学需氧量COD——重铬酸钾法(GB7468-87)344)高锰酸盐指数——氧化还原滴定法(GB11892-89)37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培养法(GB7488-1987)406)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HJ503-2009)437)总有机碳TOC——燃烧氧化-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501-2009)488)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7

4、467-1987)529)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5510)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89)5911)悬浮物SS的测定——重量法(GB/T11901-89)64附录二:日程表66附录三:监测用品清单67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实践官洲河水质监测方案第三小组一、监测目的1.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掌握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2.了解官洲河水质的现状,提高环保的意识;3.复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4.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二、官洲河状况调查1.官洲河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

5、、地质和地貌资料地理位置:官洲河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片网河区,河流走向为西南-东北,处于北纬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气候:官洲河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年平均雨量1646.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水文:官洲河总长约4.7km,平均水面宽度约330m,平均水深6~8m,从平面形态上看属于向右弯曲河道,河道较为顺值,水流较急。官洲河受上游径流及下游南海潮汐动力的共同作用,其上游为南河道,下游是广州出海水道即珠江正干至伶仃洋的组成部分。广州出海水道是一条跨越河口至河口湾的潮汐水道,潮汐一般是周期性变化,

6、具有水丰沙少和潮流控制为主的动力特性。1.3.1径流:官洲河的径流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北江和西江的径流,经三水水文站由平洲水道的沙洛围、大石河、花地涌进入广州片网河,这是主要的径流来源;另一部分来自流溪河、白坭河以及洪水期北江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的分洪流量,这一部分流量经老鸦岗从西航道汇入广州片网河。据三水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表明,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803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1373m3/s,历年最大流量为16200m3/s(1994.6.20),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33.10亿m3第65页共69页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监测实践官洲河水质

7、监测方案第三小组。马口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结果为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27967m3/s,多年平均流量为7405m3/s,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338.56亿m3。流溪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7.6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7.7m3/s白坭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4.4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5.8m3/s。1.3.2潮汐:由于官洲河下连伶仃洋喇叭型湾顶,潮汐作用强,多年平均涨潮量2288亿m3,多年平均山潮比为0.26,在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