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ID:1362019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_第1页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_第2页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_第3页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_第4页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存货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目的  为规范对入库存货的质量、数量、技术规格等方面的检查与验收,保证存货符合采购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存货验收权责单位  1.仓储部负责所有存货的数量、规格的验收,并检查包装及外观情况。  2.质检部负责所有存货的质量检验工作。  3.财务部负责核对发票与收料单,按合同及付款手续填制付款凭证。  第2章外购存货的验收程序  第3条检查《订货合同》、《入库通知单》、供货企业提供的材质证明、合格证、运单、提货通知单等原始单据与待检验货物之间是否相符。  第4条对拟入库存货的交货期进行检验,确定外购货物的实际交货期与

2、订购单中的交货期是否一致。  第5条对待验货物进行数量复核和质量检验,必要时可聘请外部专家协助进行。  第6条对验收后数量相符、质量合格的货物办理相关入库手续,对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货物,应及时办理退货、换货或索赔。  第7条对不经仓储直接投入生产或使用的存货,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检验。主要检验方法如下。  1.视觉检验  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物料的颜色、状态、结构等表面状况,检验其是否发生变形、破损、脱落、变色、结块等情况。  2.听觉检验  通过摇动、搬运操作、听取声音、轻度敲击,以判断物料的质量。  3.触觉检验  利用手感鉴定物料的光滑度、细度、柔软度等,以

3、判断其质量。  4.嗅觉、味觉检验  通过物料所发出的气味、滋味,测定其质量。  5.测试仪器检验  利用各种专用测试仪器鉴定物料的品质。  6.运行检验  对物料(如车辆、电器等)进行运行操作,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第3章自制存货的验收  第8条拟入库的自制存货,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成品才可以作为存货办理入库手续。  第9条由生产车间直接发至客户不入库的产成品,以及采购后实物不入库而直接发至使用现场的外购存货,应当采取适当方法办理出、入库手续。  第4章验收结果处理  第10条合格品的处理  经验收合格的存货,仓库管理员应在外包

4、装上贴"合格"标签,以示区别,仓库管理员可根据标识办理合格品入库定位手续;仓库管理员于每日工作结束时,将本日所收存货的数量汇总填入"验收日报表",以作为入账销单的依据。  第11条不合格品的处理  经验收不合格的存货,仓库管理员应在外包装上贴"不合格"标签,并于《验收报告》上注明不良原因,报仓储部经理请示处理办法。  第4章附则  第12条总经理负责本制度的修改、废止。  第13条本制度自年月日起开始实施。  第14条相关文件表单  1.《订货合同》。  2."入库通知单"。  3.《验收报告》。  4."验收日报表"。1.仓库请购单请购部门用途物品名称型号/规格

5、数量单价小计采购记录备注时间供应商合计¥:大写:经办人:确认人:审核人:批准人:2订货合同书内控文本名称订货合同书内控文本编号文本受控状态订货单位(简称甲方):于2009年10月10日向(简称乙方)订购如下表所示的各类产品。订货信息表品名规格单位单价数量金额分期交(收)货数量超欠幅度(%)总计货款金额(人民币大写):合同说明:1.货到验收结算;2.包装运输由乙方代办,甲方负担;3.产品运输损坏,由乙方负责修复;4.本合同书一式两份,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5.有关技术要求附件随本合同书一并执行;6.未尽事宜尽可协商解决;协商不妥可提交法院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6、》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以上商品买卖达成协议甲方信息乙方信息联系电话:联系电话:铁路电话:铁路电话:货物到达站:网址:电子邮箱:电子邮箱:开户行:开户行:账号:账号:地址:地址:甲方:乙方:经办人:经办人: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