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

ID:13633766

大小:5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3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_第1页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_第2页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_第3页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_第4页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_第5页
资源描述:

《门站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2.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天然气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天然气加臭剂属于危险化学品,为了严格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保障员工、群众的生命安全,保护社会环境,另外,加臭剂含量是燃气供应安全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加强监督管理,有效监控天然气的加臭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确保安全供气,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CJJ/T148-2010等相关规范标准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

2、司采购、贮存、使用中的天然气加臭剂的安全管理。3职责与分工3.1安质科:参与编制和完善天然气加臭剂安全管理制度及运行管理过程监督。3.2采购部门:负责加臭剂的采购过程的安全管理。3.3场站:负责天然气加臭剂在装卸、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理。4加臭剂类别及相关基础知识目前公司按国际标准要求使用四氢噻吩作为城镇燃气的赋臭剂即警告剂。4.1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四氢噻吩化学品英文名称:TetrahydrothiopheneCSA号:110-01-0分子式:C4H8S4.2危险性概述4.2.

3、1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作用,对皮肤有弱刺激性。4.2.2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严重污染。4.2.3燃爆危险:四氢噻吩属于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极限为1.1%~12.1%。5防护措施5.1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较高时,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5.2眼睛防护:佩戴安全防护眼镜。5.3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5.4 手防护:佩戴橡胶耐油手套。5.5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急救措施6.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并立即就医。6.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立即就医。6.2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6.3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并立即就医。7消防措施7.1装有药剂的容器着火后,采用喷水方法对容器进行冷却,条件允许将容器从火场移至安全空旷处。7.2可使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进行灭火。8运行管理要求8.1当班人员必须按时对加臭系统的机泵、阀门、仪器仪表、运行数据、系统泄漏情况、储罐药量等进行细致检

5、查,如发现异常及时妥善处理,排除设备故障和隐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8.2当储罐药剂液位低于下限时,应及时补加药量,每次按照添加标准添加药剂。药剂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8.3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火种、热源,并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8.4根据每个月的供气量和加臭剂投放量,核算单位加臭剂量,随时掌握加臭系统运行状况、单位加臭量的异常变化、加臭剂库存量等情况。8.5按规定每周一检测燃气加臭剂的含

6、量,随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管网末端,委派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到现场,采用可靠的检测方法,检测燃气加臭剂投放是否达到要求(燃气加臭剂四氢噻吩含量不宜小于20mg/m3),收集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检测过程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指引进行操作,所收集报告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确保检测数据具有权威性。用于检测燃气加臭剂的仪器指定由相关责任人负责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掌握仪器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完好有效。根据在管网末端的加臭剂含量检测结果,验证是否符合≥20mg/m3的正常范围,如有不符,则要分析原因和采取纠正

7、措施,及时调整气站的加臭剂投放量。8.6对燃气加臭系统的操作、维护保养,指定由专人负责,严格按计划定期进行,保证其完好有效。操作人员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加臭装置检修时,现场应备有消防器材、除臭剂、消除臭剂的稀释液和吸附剂等。8.7加臭剂的使用、储存、运输要符合《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桶装加臭剂应储存在阴凉、干燥且通风良好的房间,储库温不宜超过30℃,加臭剂严禁同易燃物品共同存放,保持容器密封。储库须采用防爆型照明

8、、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8.8当发生加臭剂意外泄漏时,应急处理人员须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将泄漏污染区内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对污染区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当泄漏量较大时,应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并应采取措施防止泄漏的加臭剂流入下水道、排水沟等;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产生的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小量泄漏使用活性炭等吸附剂或消除剂及时消除加臭剂造成的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