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

ID:13645881

大小:5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23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1页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2页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3页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4页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标准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GJ5—80主编部门: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浙江省基本建设委员会批准部门:国家建筑工程总局批准报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备案试行日期:1981年5月1日通知(80)建工科字第824号由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浙江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共同负责会同有关单位编制的《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现经审定批准为部颁标准,编号为JGJ5—80,自一九八一年五月一日起试行。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资料和意见随时函告本规程管理单位东北建筑设计院《砖石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国家建筑工程总局一九

2、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编制说明本规程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7)建科字第8号文件,由上海市建工局和浙江省建委会同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四川省建筑科研所、浙江大学、江苏省建筑科研所、甘肃省建筑科研所、旅大市建筑设计院、贵州省建筑科研所、贵州省建筑设计院、上海市建筑科研所、浙江省建筑科研所、上海市建七公司、浙江省建一公司等单位组成编写组,在有关设计、施工、科研以及大专院校等单位大力协作下,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写过程中,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工业废料的原则,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一定的科学试验工作,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3、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规程根据砌块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提出了砌块砌体的计算指标和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并对《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BJ3—73中有关砌块建筑静力计算规定与构件强度计算的个别计算系数和规定作了调整;吸取各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砌块建筑的构造措施,以及施工和质量检验要求;通过对部分砌块建筑的震害调查和抗震试验,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11—78进行了抗震验算并提出了抗震构造措施。由于砌块建筑的发展历史尚短,科学研究工作还不够广泛和深入,在编制过程中,虽作了一些工作,但限于条件,尚有不少问题待今后通过进一步实践和科

4、学试验加以解决。因此,请各单位在试行过程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本《规程》管理单位东北建筑设计院《砖石结构设计规范》管理组,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基本符号内外力和材料指标Rκ——砌块抗压强度R——砌块砌体抗压强度R1——砌块材料标号R2——砂浆标号Rl——砌块砌体轴心抗拉强度Rw——砌块砌体弯曲抗拉强度Rj——砌块砌体抗剪强度Rc——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Nc——梁端支承压力或局部受压面积上的纵向力N——纵向力或砌体的破坏荷载N0——由上层传来且作用于梁端的纵向力M——弯矩σ0——由上层砌体传来的荷

5、载所产生的压应力Q0——总水平地震荷载W——产生地震荷载的砌块建筑总重量或截面抵抗矩Wi——集中在某点i的重量,即i层楼板和上下层墙重各半之和Wκ——集中在某点κ的重量,即κ层楼板和上下层墙重各半之和q——风载Qim——墙体分配承受的地震剪力Rτ——验算抗震强度时砌块砌体的抗剪强度Rz——弯曲时主拉应力或组合墙体的换算抗压强度σε——墙体在1燉2层高处截面的平均应力Pi——作用于质点i处的水平地震荷载Rc——砖砌体的抗压强度Rzc——组合墙体受压部分的换算抗压强度Q——剪切破坏荷载Rh——混合墙体(有水平砖带的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E——砌块砌

6、体的弹性模量计算系数κ——空心率f——砌体和常用材料的摩擦系数m——侧移折减系数mz——砌块砌体整体系数K——总安全系数ψ——纵向弯曲系数α——纵向力的偏心影响系数或地震影响系数T——粉煤灰硅酸盐密实砌块的自然碳化系数η——纵向弯曲系数的修正系数Kf——抗裂安全系数γ——局部抗压强度的提高系数μ——局部荷载下压应力图形的不均匀系数μc——梁端支承处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修正系数C——验算抗震强度时的结构影响系数C1——错孔砌体的强度降低系数ξ——截面剪应力不均匀系数β——构件的高厚比λ——构件的长细比κ1——非承重墙[β]的修正系数κ2——有门窗

7、洞口的墙[β]的修正系数ψ——截面换算系数G——砌块砌体的剪切弹性模量αmax——地震影响系数α的最大值μ1——柱顶剪力分配系数μ2——柱顶剪力分配系数C0——组合砌体的砌合影响系数φz——换算截面Az的纵向挠曲系数φzc——截面Azc的纵向挠曲系数n——摩擦折减系数Ch——考虑上下砌块对砖砌体侧向变形的限制作用对强度的提高系数几何特征L——横墙间距或壁柱间距I——横墙毛截面的惯性矩A——截面面积(空心砌块,指毛截面面积)H——横墙高度或层高△max——最大水平变位值α0——梁端有效支承长度α——梁端实际支承长度b——梁截面宽度或壁柱宽度tg

8、θ——梁变形时,端部轴线倾角的正切l0——梁的计算跨度h——梁截面高度e0——纵向力的偏心距d——矩形截面的纵向力偏心方向的边长或墙厚r——截面回转半径H0——受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