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

ID:13668834

大小:18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23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_第1页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_第2页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_第3页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_第4页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8年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方案为落实省农委领导指示,着重示范玉米收获后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2018年在阿城区、青冈县、桦南县、五大连池市等4个县(市、区)开展玉米秸秆直接翻埋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为统一试验示范标准,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成效,制定本方案。一、目的意义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发展战略,以示范玉米机械收获后的秸秆直接进行翻埋还田技术为主要内容,检验对第二年农业生产是否有影响,增加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手段,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探索秸秆粉碎长度、根茬高度、秸秆腐烂程度、播种方式和作物长势等多种环节的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耕

2、种模式,确保我省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主要技术要求1、技术路线:机械收获(带秸秆粉碎装置)--深平翻扣埋秸秆--耙地--起大垄--春季播种--中耕管理2、技术要求:①机械收获:采用带玉米秸秆粉碎装置的玉米收获机进行收获。14②深翻:采用深翻犁,翻深达到30厘米,扣垡严密,不出现回垡现象,无堑沟,不重不漏,翻后地表平整细碎,地表10米内高低差不超过10厘米,地表残茬不超过10%。③耙地:耙地2遍以上,耙深16-18厘米,达到不漏耙、不拖堆、土壤细碎、地表平整达到起垄状态,耙幅在4米宽的地表高低差小于3厘米,每平方米大于10厘米的土块不超过5个。④起大

3、垄:起110厘米大垄,垄高17-22厘米,要达到垄向笔直,垄体饱满,100米偏差不超过5厘米,垄距误差不大于1厘米,结合线误差不大于2厘米,不起垡块,不出张口垄,地头整齐。⑤精密播种:选择适合连片作业的大型播种机进行连片播种作业,播深3-5厘米,施肥深度播大豆7-9厘米,播玉米12-18厘米。⑦中耕:中耕时施肥,增施10-15公斤/亩氮肥,同时进行培土作业,培土深度要求能够覆盖玉米第一叶,要根据杂草情况确定是否除草。三、示范点布局选择全省有代表性的阿城区、青冈县、桦南县和五大连池市等4个县(市、区),进行玉米秸秆翻埋还田技术试验示范,每个点试验面积50亩,

4、10月30日上报具体试验示范地块地点、面积、整地情况。四、主要任务141.检验玉米收获后直接翻埋是否影响第二年农业生产。2.验证秸秆还田后的腐烂情况。3.测试土壤有机质恢复情况。4.探索我省秸秆还田耕种模式。五、跟踪监测记录要求1.做到实测实录。所有数据做到实地监测,不得编造。2.做到两结合。既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测试与调查相结合。3.做到定人、定点、定时。定人,即试验监测点必须固定专人负责示范效果监测,不得随意变动;定点,即监测内容必须在同一示范点进行;定时,即按照规定的时间及时测试。4.试验监测内容和上报时间:基础情况:15-20天上报一次示范点情况。气

5、象数据:包括每天的气温、降水等常规气象数据。每半年上报一次。土壤理化性状:包括水分、肥力、地温。播种后上报一次水分、地温数据;收获后,上报一次水分数据;年底上报肥力数据。秸秆情况:秸秆长度、根茬高度翻埋作业前进行测量,秸秆量秋季测一次,第二年4月-9月每个月测量一次。作物长势与产量:出苗后上报一次出苗情况,收获后上报一次测产情况。14病虫草害:每防治一次,报送一次有关情况。经济效益:包括农户和农机户的投入产出。每年上报一次(记录表见附件)。六、测试方法X取点法1、取点方法:采取X取点法进行取5个点或者对角线取点法选取3或5个点,每个点选取一平方米,3或5个

6、点测量后进行加权平均,所得数值就是接近真实数值的数据(以下所述X取点法都是同样取点,不再复述)。2、对秸秆量腐解程度的测量方法秋季翻埋前进行一次测试,第二年4-9月,每月一次按照“X”取点法进行取点测量,每个月的测试时间要一致,如4月15日,5月15日到9月15日。按照“X”14取点法对试验地进行取点,制作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形框,将框内的秸秆进行收集,收集后进行称重,两次重量之差就为这个时间段内的秸秆腐烂量。界定秸秆腐烂方法,将秸秆全部捡出来,用脚在地上搓一搓,颜色较浅或没有变色,长度在3cm以上为未腐烂,收集进行称重。注意:前期收集的秸秆称重要求秸秆含水

7、在15%,既干秸秆,如果收集时秸秆过湿,需将秸秆在自然条件下放至干燥后进行称重。3、对土壤含水量的测试办法测试时间:每个月测量土壤含水量2次。土壤含水量分为两种,一种是质量含水量(θm),另一种是体积含水量(θv)。测定方法:(1)质量含水量测定:环刀取土法。在规定的日期,环刀(铝盒)进行取土,利用感量为0.1g的电子天平称重W1,在105-110℃连续烘干6-8小时,烘干后称重W2,将铝盒进行称重W3,土壤含水量计算公式如下:θm=(W1-W2)/(W2-W3)×100所测得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质量含水量,即每100克干土重当时该土层土壤中所含水分的克数。

8、(2)体积含水量测定:TDR测量法,即采取TDR-300型测试仪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