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

ID:13698037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3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_第1页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_第2页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_第3页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_第4页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允价值视角下的盈余管理分析  摘要:本文从对公允价值、盈余管理及二者关系的出发,分别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面出发分析我国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公允价值引入后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  一、引言  会计目标的变迁使得公允价值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对原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作了较大的修改,主要体现是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被重新引入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公允

2、价值计量更多需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其公允性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息息相关,而且需要一个完善的市场价格信息系统,。而我国这两方面目前都还不完善。因此,企业管理当局可能会利用目前我国公允价值可验证性较弱的特点进行盈余管理,从而降低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  二、相关概念分析  1.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交易双方自愿的进行负债清偿或资产交换的金额。公允价值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公允性,公允价值是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自愿达成的交易价格,这要求公允价值建立在公平自愿基础上。(2)现时性,公允价值是计量对象在计量日这

3、一特定时日的交易价格或价格估计。(3)估计性,公允价值均不是实际发生的交易记录,而是基于市场信息对计量客体的价值做出的主观估计。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可以是建立在实际交易基础上的实际交易价格,也可以是建立在假定发生交易基础上的估计价格。我国目前在19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涉及了公允价值,占会计要素计量准则的比例为57%。  2.盈余管理  Scott认为只要企业管理人员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他们就会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这就称为盈余管理。代理问题和对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管理当局客观上产生了调节盈余的动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自身利益

4、最大化,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从而调节会计盈余的一种行为。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和会计盈余数据的有用性是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给企业会计核算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将使企业的盈余管理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公允价值的引入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三、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分析  1.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关系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契约理论说、委托代理理论说、产权理论说、和博弈理论说。委托代理和盈余数据有用性是盈余管理存在的基础和动因。盈余管理是20世纪由创造性

5、会计发展而来。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是为了如实反映资产、负债等会计要素的价值。因此会计准则并非盈余管理的直接原因,它有其自身存在的基础和诱因。然而公允价值的取得存在很多主观估计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所以,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公允价值却是盈余管理的工具之一。  2.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分析  (1)金融工具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根据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持有意图。二者均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不同之处在于交易性

6、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利润表。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其他资本公积,在其终止确认时才转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在二者的划分中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对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在企业不能影响其所持有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前提下,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几乎不存在。从这层面出发,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计量模式降低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而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企业可通过出售此工具,从而使先前储存在所有者权益中的利得得到释放。将这些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所

7、有者权益转入利润表。再按相同市价买回此资产,这样便可在不改变资产结构的情况下实现盈余增加。叶建芳(2009)研究表明在初始划分点,企业为获得后期的会计选择空间而倾向于将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而为盈余管理和收益平滑提供“蓄水池”。在持有期间盈利情况不好的公司,通过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收益平滑和盈余管理,反之则倾向于留存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作为资本公积的未实现利润。  (2)投资性房地产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准则规定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模式下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以

8、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与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