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

ID:13699773

大小:4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3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_第1页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_第2页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_第3页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_第4页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无文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细解一阅读80分1.概括第①段大意。(25字以内)(2分)答案: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答对1点给1分)细解:考点:“2.4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请允许我保留“2.4”这样的序号,读者可以据此看出该题的难度,专家可以看出能力层级)段意的概括包括四步:先是理解并比较每一个句子;在此基础上,将本段文字分层,即将话题接近的句子归为一类,分析比较本段三个句子可见,第一句说的是一个意思,后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这样就可以分成两层;归纳每个层次的意思;根据要求调

2、整句式,形成完整、流畅的表达。按照这一程序,我们可以得出两个要点:国内学术界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有好转但仍存在问题。这里有几个问题:第三句是对第二句所列现象性质的评价,估计会有学生照抄“罗列”、“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伪综述’”等,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是有字数限制,选择其中之一又有不全面之嫌;所以,应该更概括一些,即一言以蔽之——“问题较多”;另外,调整句式,即为“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这样的答案更简洁一些。但是,也有问题,即近年好转这一意思没有表现出来。当然,就全文来看,第一段的

3、作用就是“提出问题”的。文章的标题是“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可以看着文章的论点。2.根据文章的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②段空格处的一项是()。(2分)A.通常大多都B.大多通常都C.都通常大多D.通常都大多答案:C细解:考点:“2.3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这道题目很容易得分,首先,第一个空格前有“所有”,从语言搭配习惯上来说,必是“都”与之呼应,这样就只能选择“C”项了。而从命题者的用意上来看,应该是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第②段总领③④⑤段,与这三个空格呼应的词语有“必须”、“多”、“尽可能”。另外

4、,第②段第三处空格后还有“很少”一词与之呼应。当然,容易得分并不意味着真正掌握,还是需要从整体上理清文脉更靠谱。如果像春考试题那样要求填一个句子,就不那么简单了。3.第③段加点词“倾听”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答案:认真阅读(“认真”1分,“阅读”1分)细解:考点:“1.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在第③段,作者谈到对话,谈到“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谈到“别人说了什么”。在文献综述这个语境下,都是形象的说法。“说了什么”是“写了什么”,“对话”就是通过阅读交流,而“听”就是“阅读”,“倾听”就是“认真阅读”

5、。“倾听”本义是“认真听取”,是偏正结构。解答这样的题目一是理解它的本义,再弄清这个词语的风格(是形象的,还是凝练的?各有不同的技巧,也就有不同的解析路数),然后根据根据风格推断它在文中的意思。104.简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答案: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细解:考点:“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如果题目改为“简析第⑥段在全文论证中的作用”,学生解答起来或许会更顺利些,方向更清晰一些。而简析某段的作用,学生一

6、般习惯于从外在的结构形式上解答,诸如呼应、衔接、过渡(承上启下)等外在语言组织形式等等。但是,从答案来看,主要从论证的严谨、完整、周详等角度来考虑的,这是文章的内在组织。解答的时候,先是概括段意,了解其核心的内容,其次是考虑其在论证的层次上的位置。通俗一点讲,还是从内容与结构两个方面考虑,这一点学生是习惯的。概括本段意思,可知:第⑥段重点内容是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从论证的全面性上考虑,该段换个角度讨论“应该认真对待文献综述”,是从刊物的角度来谈的,所以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顺便说

7、一下,为了保证对中心论点的充分论证,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一般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正确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部联系;一是为论说中心论点服务;一是完整、严谨、自然。5.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原文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C.文献综述要突破原文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答案:D细解:考点:“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画线句是:

8、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理解这句话,当然要放在原文的语境里,即“联系上下文”(“知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有效性”)。联系全文考虑:不是“重复别人”是什么意思?是:整合(见“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说出自己”是什么意思?是: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是“思考”,即对研究对象及其前人成就的思考,而不是“个性化认识”)。这么说挺费劲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