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ID:13745490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4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_第1页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_第2页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_第3页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_第4页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上古汉语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人称代词  摘要: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数目很多,而且十分讲究格的形式,并且在使用中没有单数复数的差别;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简单明了,清晰易懂。在考察了先秦汉语人称代词的大量用例之后,又结合近、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比较分析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追溯现代汉语称代系统的源流发展,可以说明现代汉语对上古汉语称代上的继承性。  关键词:上古汉语;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特点;差异  中图分类号:H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

2、191-02  在阅读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会碰见名目繁多的人称代词。上古汉语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它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的显著差别上,上古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和现代汉语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人称代词就是上古汉语语法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笔者在比较了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后,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从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开始说起,比较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差异,从而得出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同时看出了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继承,这些方面不仅是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认识,也

3、是我们汉民族共同语发展到现在仍然蓬勃向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一、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简要介绍  不同的用字是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称代词最大的差别。在第一人称代词中,现代汉语只说“我”,而上古汉语除了“我”外还会使用“余、予、吾、台、朕、?”这些字。再看第二人称代词,我们现在只说“你”(敬称用“您”),而上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尔、汝、女、若、而、乃”。最后看第三人称代词,现在我们用“他、她、它”,上古汉语中只有借代第三人称的词,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现在用“我”,可以做主语、

4、宾语,没有格位。但是第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时代使用情况很复杂。“?”字只在《尚书》、《诗经》中出现,《论语》、《孟子》就不再使用了,所以我们将它看成是古语词。“朕”大多用在《尚书》,而在秦始皇使用后,它就变成了古代帝王专用的人称代词了。郑玄注《周礼》说:“余、予古今字。”也就是说“余”和“予”其实是一个字,按周生亚的说法“‘台’是‘余’(予)的变体。”因此“余”、“予”、“台”这三个字都是一个字。上古汉语中还经常使用的“吾”,在《论语》和《左传》以后都还经常被人们使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使用敬称“您”的时间不

5、久,而且只有在北京口语中用得较多,并且只限于在单数情况下使用。上古汉语的情况就很复杂了,“女、汝、乃、尔、而、戎”等都是上古使用的。“尔”是上古汉语比较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还可以作定语。并且“尔”还属于“雅言”系统。“女”和“汝”是通假字的关系。第二人称代词还有“而”和“乃”,可以看成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乃”主要用在《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就不用“乃”了。只有《左传》还有少量的“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乃”也是古词语。  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用“他”。因为受到西方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还有

6、了表示女性的“她”和表示事物的“它”,也就是分成了阴、阳、中三种性质,但是这种分别在我们的口语中是没有的。上古时代汉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常常使用“厥、其、之”等来代替,所以第三人称代词没有上古第一、第二人称复杂。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上古汉语“彼”的使用情况,“彼”在上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和“此”相对,但是被借用成第三人称代词时,上古汉语中“彼”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我们使用的“他”,而且“彼”字还可以做句子的主语。  二、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特点  我们知道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都属于人称代词的范

7、畴,它们的分类、功能方面有相同点,但是它们的差别也很显著,尤其是表现在它们各自的特点上。以下几个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就是通过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比较得出的。  首先,我们从数目上看,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数量比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要多。以第一人称为例,我们上面已经谈到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各自的第一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有六个第一人称代词,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我”、“我们”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第二人称代词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只使用“你”、“您”,而上古时期第二人称代词有五个之多。由于第三人称在上古时期没有正式的用字,所以这里我们不做

8、讨论。  第二,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而我们现在只有“您”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其余的人称代词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差别的。这种人称代词的感情色彩也可以说成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朕”有尊敬的意思,用在君王的自称之前大多是在提到祖先时用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