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ID:13806022

大小:16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4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校本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节《群落的结构》一.基础训练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2.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A.竞争和共生B.捕食和寄生C.捕食和共生D.寄生和捕食3.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群落中水平

2、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4.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B.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大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多,丰富度大5.下列有关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A.调査动物丰富度——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高倍显微镜观察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调査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生态缸进行培养二.课时达标6.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

3、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7.下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3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8.如图所示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9.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

4、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它们都以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的数量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果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容器中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下图所示。(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____。(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4)如果在自然界中,2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三.能力提升10.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

5、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群落的基础,群落是由多个种群构成的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具有一定的种内、种间关系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311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互利共生关系C.藻类和按蚊幼虫为捕食关系D.鱼类与按蚊幼虫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可能存在竞争关系12.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

6、的密度(数/m2)。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共生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