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

ID:1380617

大小:1.42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7-11-11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_第1页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_第2页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_第3页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_第4页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邵高速第十三合同段路线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毕业设计目的训练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的能力,它是培养专业人才教学过程中最后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设计,学生应了解和熟悉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各单项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编制设计说明书和绘制施工图的要求和方法。二、设计任务一)设计的任务与内容衡邵高速第13合同段路线设计,要求按重丘高速公路设计、设计车速100km/h进行设计,车道为四车道,起点桩号为K74+700。设计文件必须符合有关设计标准与规范。二)设计原始

2、资料1、地形图:比例尺1:2000地形图11张。2、交通量:交通量年增长率3%,近期交通量20000辆/昼夜。3、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地区地貌单元属微丘-丘陵地貌,划分为:松木塘~佘田桥段(K0+100-K73+300)微丘地貌,相对高差156.6m;佘田桥~火厂坪段(K73+300-K77+900)属微丘-丘陵过渡地貌;火厂坪~严塘(K77+900-K132+059)段为丘陵。项目区域主要表现为:星罗棋布的山丘之间多呈“U”型,个别路段呈“V”型的水田、鱼塘分布区,绕山丘分

3、布着散落的民居,构成“山丘-民居-水田、鱼塘-民居-山丘”的地形地物分布的典型特点。公路沿线河流一般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水力资源丰富。路线经过了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差异较大,地质构造较复杂。地貌单元属微丘~丘陵地貌。在衡阳境内K0+000~K32+000段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地面黄海高程在60~90m;在K32+000~K59+000段起伏较大,切割较深,地面黄海高程在85~182m;在邵阳境内起伏较大,切割深,地面黄海高程140~385m。公路所经过地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2)地质构造路线经过两个中生代盆

4、地,即衡阳盆地和邵东盆地,盆地走向为北北东。穿越衡邵高速公路的主要断裂为宋家塘~芦山坳压扭性断裂、仙槎桥~花桥压性断裂及魏家桥~曹家冲断裂等。(1)板桥断裂(第1合同段)为东西向构造体系的次断裂构造。断层性质属扭性兼压性的非活动断裂。走向310°~320°,倾角70°。(2)仙槎桥~花桥压性断裂(第16合同段)北端处于仙槎东北,是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中最为典型的行迹之一。北翼走向为北东40°,南翼走向为南东30°,转折部位于五峰铺以南,两翼倾角较大,正见者为50°,与主线相交于仙槎桥附近,(3)宋家塘~芦山土扭压性断裂(第1

5、6合同段)该断裂走向大体为北东30°区内走向呈波状弯曲,沿线被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倾向、倾角不明。依其斜截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前弧及两翼次级的北东向压性,扭性等分支断裂的出现,确认为新华夏系的构造行迹,延伸约30km,与主线相交于机场口附近,于测设路里程K101+150—K101+300处。(4)魏家桥~曹家冲断裂(第17合同段)该断裂在魏家桥以北,走向近南北向,以南偏为南西向,南南西向两支,而后至曹家桥冲西南复合消失,长约34km。沿线被第四系堆积物覆盖,断裂面末露,仅依地层缺失破碎而推断。于测设路里程K105+350—K10

6、5+600处。(5)高崇山~黄荆压扭性断裂(第19合同段)该断裂同属宁乡~邵阳隆起带的主要断裂带之一。出露于白马铺~五丰铺一线,该断裂因受祁阳山字型构造的干扰和影响,断裂走向有向南偏转的迹象。局部呈南北向展开。断裂走向5º~40º,倾向北西,倾角在55º~75º之间,长度大于100km,该断裂以斜切地层和缺失地层为主,带内挤压揉皱明显,局部可见断层角砾岩,角砾糜棱岩及逆冲擦痕和镜面等迹象。于测设路里程K110+800—K111+050处。(6)半边街断裂(第20合同段)该断裂属后期平推断层,出露于半边街附近,断层走向280

7、º,倾向约70º,长度约4km,该断裂以平推呈反时针扭动为主,且常将地层和北北东向断裂切割位移,错距在50~100m左右,局部可见断层泥及水平擦痕等迹象。于测设路里程K117+695—K117+935处。3)工程地质分区及评价(1)道路工程地质分区与评价①道路地质分区根据地貌和岩土类型特征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区。a.K0+000~K34+185为剥蚀丘陵红层工程地质区(Ⅰ)b.K34+185~K70+550为剥蚀丘陵、砂岩、碳酸岩工程地质区(Ⅱ)c.K70+550~K132+059为剥蚀丘陵碳酸岩工程地质区(Ⅲ)②路基工程地

8、质评价路基包括挖方路基、填方路基和挖方高边坡。该拟建高速公路全线位于丘陵区,地势起伏,按微地貌可分为丘陵、丘陵平地及陵间洼地。挖方路基位于微地貌的丘陵上;填方路基一般位于丘陵间平地和陵间洼地上。挖方路基位于丘陵上,表层岩性为残坡积堆积物,上部一般为强风化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土结构一般为碎裂结构或散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