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

ID:13825663

大小:5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_第1页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_第2页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_第3页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_第4页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大纲)刘正山(注:2007年5月12日,刘正山应邀在北京三味书屋做讲座《中国房价问题之症结》,此处是演讲大纲) 一、目前中国的房价是否合理?从当前学术界的观点看,关于房价是否合理,有两种截然不通的看法:第一,认为当前的房价是合理的。这其中又有两种观点:(1)“供求说”。认为当前的房价是市场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房价之所以高涨,是因为需求太旺盛,例如城市化速度很快,进城的人们需要购房等等。(2)“接轨说”。认为中国的房价跟海外的比,还不算高,因此认为是合理的,例如,对于北京的房价有这样一种说法,“因

2、为北京是首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北京的房价应该和世界接轨,所以目前北京的房价并不算高”。第二,认为房价不合理,因为相对于百姓的购买力而言,太高。比如中国目前的房价收入比很高。这种说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消费负担说”。供求说。我认为,房价相对高,供求不对称是一个直接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而且,不考虑前提条件地直接应用供求理论分析问题,容易得出不符合实际的观点。目前,中国的房价相对于普通百姓的购买力而言太高,供不应求只是一个直接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我们后面再详细分析。接轨说。我认为,“接轨说”属于混淆视听,为了掩盖

3、推高房价的猫腻。其实,并非所有的接轨都是好的。更何况,如果要接轨,为何只让我们的房价与海外接轨?我们居民的收入为何不接轨?看来,考虑收入因素,北京的房价应该高过日本东京,也高于美国新泽西的FortLee市。我们还谈什么接轨?消费负担说。这是从需求角度说的,容易遭到开发商及其御用学者攻击的地方为:这种说法单纯考虑消费者利益,没有考虑开发商等的利益。我觉得,需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利用综合的手段分析房价是否合理。折衷一下,综合以下三个指标看问题,估计房地产商、政府、百姓,都不会提出异议的:第一,支付能力。看每个月的房价支

4、出占家庭月收入的比重。按照美国的经验指标:月供楼支出,不能超过家庭收入的1/3。我们比较一下中外房价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 香港19.5%东京20—25%新加坡35%北京50%上海40.6%广州40—50%数据来源:《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第24期第39页 当然,这个指标可以变形,例如,我们可以提出住房痛苦指数。如果按照一般较为认可的经验数据,房价是收入比6倍算是合适的,那么,超过6倍的部分,就可以算是“住房痛苦指数”。那么,真正意义上的“住房痛苦指数”=(房价收入比)-6这里的房价,是指计算地域、计算期的、标准

5、套的平均商品房价格;收入,是指计算地域、计算期的家庭平均年收入。一般认为90平方米一套的住宅,是合适的标准套。那么,我们不妨粗略计算一下我国部分地区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痛苦指数”。例1。北京2006年的“住房痛苦指数”=10.04-6=4.04例2。上海2006年的的“住房痛苦指数”=10.7-6=4.7再计算日本的“住房痛苦指数”。日本东京的“住房痛苦指数”为0.8。尽管中国目前尚属于发展中国家,也许不能直接与发达国家的“住房痛苦指数”做比较,但如同上述处理的那样,分别根据发展状况,作出不同的参照系,计算出来的结

6、果,可以大致比较的。第二,空置率,就是房子施工完成,交付销售,在正常销售期间没有卖出去,或者出售出去之后,没有充分利用,被闲置。目前我国只统计前者。按照目前官方的数据,我国空置率在20%左右(2003年为26%)。对于这个指标,中国学术界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1)直接引用海外的“警戒线”,例如,易宪容说中国房屋空置率已经过了国际公认的“10%”这个合理的标准。(2)反对这个指标,例如,加拿大的徐滇庆说这个概念,辞典上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意义。我认为,易宪容照搬海外的经验性的说法,非常不严谨。因为,中国和海外的空置率

7、算法不同,所谓的警戒线,也就不能直接引用。至于反对空置率的观点,也存在问题。实际上,我已经跟徐滇庆先生交换了看法,也发表文章探讨了空置率问题。在海外的经济学辞典上,有住房空置率这个词语的,而且,比较各国的定义,大致差不多。所以,不能随便否定这个概念。根据经验,正常情况下,如果空置率比较高,说明房地产供给较多,存货较大,出现过剩。这种情况下,房地产价格应该趋向下降。而且,从目前官方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住房供求比在1:1左右。可是,目前,一方面,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例如北京今年2月份房价上涨10%;另一方面,很多人缺乏住

8、房。说明了两个问题:(1)政府跟开发商等合谋托市,或者房地产垄断性的抬高价格;(2)住房供应的结构不合理,面向中底收入家庭的住房供应不足。目前,这种两种情况都存在。第三,横向比较。我列举三个案例说明:(1)日本。(2)中国台湾。(3)美国。二、中国的房价高在哪里?我建议大家从具体房地产开发项目入手进行分析。具体的估算,并不难,可以使用工程概预算、可研报告、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