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

ID:13838758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4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_第1页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_第2页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_第3页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九上蜀相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相杜甫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诗歌的意象、语言、技巧深入到诗歌的内核—情和理,把握住诗歌的灵魂,欣赏诗歌的形象美、语言美、技巧美、情感美。教学重点、难点:意境的把握,情感的一以贯之教学方法:引导讨论归纳结合法、多媒体辅助教时安排:1课时一、导入:中国文人是多情的。“多情自古伤离别”的离愁别绪,“心非木石岂无感”的不平之气。思乡怀人、羁旅别愁、忧国伤时、建功立业……迁客骚人是如此地多愁善感。可他们又往往是如此地委婉含蓄。柳永的离情寄在“杨柳岸晓风残月”间,苏轼的悲情托在“公瑾当年”上,元稹的志写在“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中。景、人、物、事无一不可载着诗人那内在的滚烫之情。

2、于是乎,眼前的一草一木,历史的点点滴滴,皆可做壶,装载诗人心中的那怀酒——情。那么忧国忧民的大诗人杜甫又用了一把什么样的壶来装载他那颗心,那份情呢?一起欣赏《蜀相》二、诵读:1、音读学生齐读一遍师生订正字音师提示: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空好音hǎo七律二二二一、二二一二两种节拍划分方式: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韵脚:寻、森、音、心、襟in(顿挫)2、意读默读结合注释说出全诗大意(一生说,其余可补充、订正)把握诗歌大意三、赏析:

3、(赏内容、赏语言、赏技巧、赏情感)1、从标题入手:“蜀相”师:给了我们什么信息?生答师随机引导:内容:“蜀相”即诸葛亮公元221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之时,刘备在四川成都立国称帝,历史上称为蜀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所以杜甫称之为“蜀相”。诗歌类别:咏史(人)那么先看看写的这个古人的特点。2、文章首联就写人吗?写什么呢?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对象:丞相祠堂柏(景)描述:何处寻(设问)森森(高大茂密幽深)(语言)特征情感:追慕历史悠久寂寞荒凉“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专程来访,而不是信步由之。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因心思其人,才要追访其庙。因人及物,表明丞相祠

4、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比较“走”与“寻”“去”与“寻”3、颔联应是“承”,写什么?怎么写?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与上联关系:承从城外森森阶前碧草远望近观寻途入庙内容/景色/对象碧草黄鹂描述:碧黄(色彩)映阶隔叶(草茂叶繁)春色(静)好音(动)(美景赏心悦目)自空①无人欣赏寂寞为谁绿有谁听(衬托)②一齐抹倒,加倍突出敬仰之情“不是爱花即肯死,伤心人别有怀抱”(烘托)比较:“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欣喜愉悦的情感)无心赏景,一心想念着这祠堂的主人——蜀相诸葛亮。由写景过渡到写人4、写人的什么?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三顾频烦:知人善任,始终不渝(知遇之恩)天下计:即天下大计“隆中对”东连孙权,北除曹操,西取刘璋,南抚夷越等恢复国家的统一的策略(济世雄才)两朝开济: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鞠躬尽瘁)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在当时就预见了三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辅助刘备

6、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有志未遂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英雄——一样遭遇的,包括杜甫自己。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赞叹仰慕感伤济世雄才诸葛亮鞠躬尽瘁壮志未酬5、咏古诗的特点:①咏古②讽今(伤今)(自己、社会、国家、统治者等)杜甫:(知人论世)◆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

7、的文人。◆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四、总结:1、情读:是赞叹,是仰慕,是感伤,是悲愤。语速是缓慢的,语调是低沉的,情感是郁愤的。请一学生朗诵一遍欣赏名家朗诵请全体学生朗诵一遍(沉郁)2、鉴赏方法总结内容语言景特征技巧反衬烘托杜甫诸葛亮遭遇排挤雄才壮心忧国忧民不为时用君臣相遇济世雄才鞠躬尽瘁壮志未酬①确定载体,主次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