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ID:1384758

大小:41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11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1页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2页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3页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4页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采矿工程专业培养计划MiningEngineering(门类:工学,二级类:地矿类,专业代码:0801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工科基础课外,主要学习矿床开采、岩土工程、矿山安全与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山规划、开采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管理、生产技术管理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2、、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拓开采的规划与设计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初步能力;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新工艺、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初步能力;7、了解采矿工程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力学、岩土工程、采矿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主要课程:基础力学、岩体力学、计算机技术、采矿学、井巷工程、通风安全学、矿山地质学、

3、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设计、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系统工程学等。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采矿工程认识(含地质、采矿、测量)实习,采矿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操作、采矿课程设计、机械零件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军训以及各类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六、修业年限四年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八、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学期类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所占比例(%)公共基础课学分19201914037541.4专业基础课学分325138744223.2专业必修课学分6761910.5院定选修课学分123284.4校定选修课学分1

4、111152.8实践环节学分122244173217.7额定学分合计2422272918241819181100本专业培养计划总课时为2580时,设必修课40门,共2346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17门,1228学时,占总学时50.7%;专业基础课14门,722学时,占总学时27.8%;专业课9门,320学时,占总学时12.4%。本专业共设学位课程19门,设采矿工程、矿业信息技术和矿山环境保护3个专业方向,每个学生必须选学一个方向的所有课程,同时也可选学其它专业方向的部分课程。设13学分选修课,其中表五列出校定选修课至少选5学分,专业基础选修课4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4学分,约有2

5、34学时,占课内总学时9.1%。必修课程学时比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50.7/27.8/12.4。每名学生四年中必须完成181学分,其中必修课136学分,选修课13学分,实践环节32学分。九、教学环节的要求和安排1、加强计算机教学第一学期开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学期开计算机VB语言,第五学期开计算机应用基础及计算机模拟(选),第七学期开采矿CAD及计算机图形学(选),此外在其它课程中加强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使用计算机,可使计算机教学4年不断线。2、实践环节第四学期开始设2周金属工艺实习;第四学期末设2周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第五学期开始时设3周认识实习,第

6、六学期设4周生产实习,第七学期设4周采矿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第八学期进行4周毕业实习和13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根据学生思想动态,每学年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内容。3、外语教学通过前两年基础外语教学,使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四级外语水平,从第五学期开始,每学期本专业至少有一门课程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外语上课或阅读外文参考书对学生进行授课,在第八学期毕业设计(论文)中加强对外文文献阅读、翻译的训练,使学生真正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4、考试考查所有学位课均进行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记分,所有实践环节进行考查,成绩按五级分制记分,其它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任选考查或考试方式。十、培养

7、计划一览表山东科技大学培养计划一览表专业:采矿工程学制:四年制订日期:2005年7月19日(一)学历周次环节学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ⅠRRJJJJJJJJJJJJJJJKKFQQQQQJJJJJJJJJJJJJJJJJKKFQQQQQQⅡJJJJJJJJJJJJJJJJKKAAFQQQQQJJJJJJJJJJJJJJJKKCCFQQQQ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