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

ID:13864785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4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_第1页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_第2页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_第3页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_第4页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延安大学外语学院期末论文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专业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目中西翻译史姓名薛亚男学号11051007指导老师田玲二〇一二年七月四日鲁迅与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对比研究摘要:鲁迅与瞿秋白是中国现代翻译事业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代译风的开创者。他们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和中国现代翻译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和瞿秋白同为“左翼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和白话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其翻译思想有着共性的的一面,也存在着诸多分歧。瞿秋白虽然赞扬鲁迅的译文“的确是非常忠实的”,但仍从

2、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理论的角度,就“直译式”的文章所表现出的问题与鲁迅进行了商榷。瞿秋白强调要用“绝对的白话”去解释,与他鼓吹欧化文艺的大众化和革命大众文艺的创造紧密相连。鲁迅翻译主要着眼于提高而不是普及,目标在于精神界之战士,还不是暂时与文学和翻译无缘的大众。鲁迅和瞿秋白都注重翻译的功用性,但鲁迅始终没有否认文学与翻译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及其本体的目的与特征。关键词:鲁迅;瞿秋白;翻译思想;共性;分歧一引言鲁迅和瞿秋白有着太多的共同和相似之处。他们二人在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而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与其所从事

3、的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密不可分。作为亲密的战友,鲁迅和瞿秋白在表达对翻译问题的看法时,虽然有着相同的一面,但彼此之间又始终保持着各自的出发点和立场,甚至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为了纪念这两位译界前辈,同时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他们在译介国内外先进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和可贵的学术批评态度,本文旨在对鲁迅和瞿秋白在翻译思想中的共性与分歧进行探讨。鲁迅和瞿秋白的最大的共同点是对翻译和汉语发展关系的认识。瞿秋白努力从事汉语拉丁语化,希望通过语言大众化达到文艺大众化,从而完成群众革命启蒙和战争动员宣传任务。鲁迅则从日语在翻译中

4、不断添加新表现法而臻于完美的事实得到启发。如何通过翻译来发展汉民族语言?鲁迅认为“宁信而不顺”也是一种译本,而“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要克服中国文字的缺点,“只好陆续吃一点苦,装进异样的句法,古的,外省外府的,外国的,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鲁迅继而认为,可以“一面尽量的输入,一面尽量的消化,吸收,可用的传下去,渣滓就听他剩落在时代里”,所以现在可以容忍译文中出现“多少的不顺”。而其中的一部分,将从不顺而成为顺。二、鲁迅和瞿秋白翻译思想的共性(一)对翻译的政治功能性的认识相同鲁迅和瞿秋白最

5、初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都是译作;都属于从天上窃的火来照亮人间的“普罗米修斯”,都可比作从国外运进军火来武装奴隶的“造反的战士”。瞿秋白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翻译,不但向中国人民传输了马列主义,而且对他自己思想的改变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他最后成了“中国最早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先驱之一”。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武器,解决中国三十年代革命文学运动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积极将马列主义由西方介绍过来,对以后的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而鲁迅,则是一如既往地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和“战斗的作品”,旨在影响国人思

6、想,治疗中国“痼疾”。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所说明的译介“被压迫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正是他从事文学翻译限于文学创作的原因。可见,瞿秋白与鲁迅都是在思想上和实践中解决落实了“翻译为谁服务”的问题。(二)提倡“直译”的翻译方法关于翻译中的“信”的问题,两人都坚持译文忠于原文的“直译”翻译观,因为“直译”是最能够忠实于原作的“首选”方法。对于赵景深等人“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瞿秋白和鲁迅均完全一致地予以否定,指出了赵的翻译方法及其太普遍的翻译错误,强调翻译必须忠实于原作。鲁迅指出“译得‘信而不顺’至多不过看不懂

7、,译得‘顺耳不信’的却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是入了迷途了。”鲁迅对于“顺译”的批评,也就是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直译”的理论。相同地,瞿秋白强调翻译外国革命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因此,翻译者必须“非常忠实”,要追求“精确”甚至应当估量每一个字眼。可见他们对于直译的观点是完全肯定的。(三)都认为翻译可输入新的表现法在当时文言文与白话文相接之时,他们都提倡输入新的表现方法和改进中文的文法句法,这也就是他们提倡直译的重要原因之一。鲁迅亦认为:倘要翻译,就不能不既“输入新的内容”,又“输入新的表现法”

8、,所谓“输入新的表现法”,就是引进一些外国的新词汇和新句法,以丰富中国的文字。瞿秋白指出了翻译应当帮助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的著名论点。他主张翻译“就是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的现代言语”,即“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中国白话文”,“要把新的文化的言语介绍给大众。”虽然二人在对待白话文程度上有差别但是在翻译中“输入新的表现方法”这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