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东亚、日本复习

2013东亚、日本复习

ID:13878363

大小:746.46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4

2013东亚、日本复习_第1页
2013东亚、日本复习_第2页
2013东亚、日本复习_第3页
2013东亚、日本复习_第4页
2013东亚、日本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东亚、日本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亚、日本复习讲义一考点知识及能力要求1.识记东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首都2.识记蒙古、韩国、朝鲜的典型特征,分析、比较东亚东、西部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植被、水文、资源)的差异3.掌握日本的控制点、轮廓形状;分析、记忆日本自然地理特征;分析日本水力资源丰富,却开发较少的原因,归纳出水能开发的条件;分析本州岛两侧降水特点及其成因;分析濑户内海沿岸缺水的原因;归纳出缺水情况及原因4.识记、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不利条件,理解其发展模式中蕴含的地理思想;识记日本主要工业区名称、分析其分布特点的成因5.识记日本农业的特点,分析其成因;识记日本

2、渔业特点;了解日本文化、外贸的主要特点6.拓展:日本与我能源生产、消费比较;日本与周边邻国的岛屿争端、中日关系二精题训练图9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10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  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3、 D.降水总量丰富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3.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水能丰富,利于发电4.日本IT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 ①环境洁净 ②海运便利 ③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④劳动力丰富 ⑤科技发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⑤读图2和图3,完成5-7题。5.日本与新西兰的地理特征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处的南北半球不同,但都位于东半球B.两国的气候都具有海洋性

4、特征C.两国均以平原地形为主D.日本的面积小于新西兰6.2011年2月22日新西兰发生里氏6.3级地震。3月11日日本东部附近海域发生9.0级地震。两国多地震的共同原因是A.均位于太平洋板块的西部B.均位于亚欧板块东部边界C.均位于地壳活跃地带D.均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7.日本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而新西兰则以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为主,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是A.气候B.地形C.技术D.人口在2008年樱花盛开的季节,胡锦涛主席一行圆满完成了对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进一步推进了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8.日本与我国一水之隔,这里的“一水”是指A.日

5、本海B.渤海C.黄海D.东海9.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10.5月10日胡主席参观了松下电器公司。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该公司部分电器装配厂较早转移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这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B.劳动力C.技术D.交通运输图2示意日本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读图2,完成11~12题。11.符合纬度地域分异的表现是A.T地与Q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B.樱花初放日期在Q地晚于R地C.R地与P地樱花初放日期相近D.樱

6、花初放日期在T地晚于R地12.影响乙岛M、N两地樱花初放日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N地接受太阳辐射较多B.M地受南下寒流影响C.N地地势较为低平D.M地受北上暖流影响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13~16题。13.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14.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C.生产成

7、本低,规模效益大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15.近年来,日本在中国的海外投资比重不断上升,中国的区域优势表现在A.劳动力与土地成本较低,潜在市场广阔B.石油资源丰富,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能源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地域组合优良D.正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利时机16.日本的大城市多为港口城市,这说明A.城市的繁荣依赖于交通运输的发展B.沿海地区更适宜人们的居住与生活C.港湾水深的沿岸地势平坦开阔,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D.港口的建设为城市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从而扩大城市规模图6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完成17~18题。图617.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8、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②年降水量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