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ID:13903537

大小: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4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高三第一次集体备课主备:孙乃旭【专题点睛】本专题讲授的是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概况、基本特点及我国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自耕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手工业发展高度发达的基本史实,商业发展的概况,“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缓慢发展等。通过本专题讲授,要让学生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来认识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进而全面的了解中国古代的经济的发展状况,从而加深对整个封建社会的认识;体会古代中国经济在当

2、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及近代落伍的原因,学会用横向联系的方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与政治文化的关系。【考点梳理】第1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考点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及耕作技术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并通过这些史实来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解析考点1】1.简述中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过程。(1)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工具。(2)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3

3、)春秋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过去的石制、骨制农具。战国中期,牛耕开始出现。至此中国古代采用铁农具和牛耕的精耕细作的农业耕作方式形成。(4)农业生产工具:汉代发明了新式播种工具耧车。唐代,长江下游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高考示例】(2004年全国文综卷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C)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了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1)商周时期,中国的土地制

4、度是一种名义上为国家所有的井田制。(2)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井田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这种局面一直持续了2000多年。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8(3)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唐后期到宋代土地兼并更为激烈,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进一步发展。到宋代,租佃经营已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的重要经营形式。(4)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身份的提高,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3.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

5、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借用牛耕和不断改良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又一特点。(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考点综合1】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

6、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考点预测1】从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2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考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在冶金、制瓷和丝织三种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通过这些史实来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解析考点2】1.简述中国古代冶炼、纺织、陶瓷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

7、冶炼业:青铜冶炼: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冶铁炼钢:春秋时期冶炼生铁和块炼钢;南北朝时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冶铁,北宋普遍使用;南宋末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2)纺织业丝织业:西周以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发明提花机,汉代使中国获得“丝国”称号;唐代出现缂丝技术;棉纺织业:元代黄道婆全面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在元明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3)陶瓷业8制陶技术: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成就,如彩陶,黑陶,白陶等;制瓷技术: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南北朝烧出的白瓷;隋唐进入成熟期;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元代开

8、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2.概括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