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

ID:13917152

大小:34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_第1页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_第2页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_第3页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_第4页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市十三校2011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来源:学科网ZXXK]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谷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弓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填写姓名等相关信息。3.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①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的亮点就是一个“宝”字——而称之为“海宝”,除了设计者表达浓缩的主题和意蕴外,自然让人联想到“海内外世界级

2、国宝汇聚上海的海量展示”。尤其法国奥赛博物馆所藏、为安全起见分别用七架飞机运抵的罗丹雕塑((青铜时代))、盎塑油画《晚钟))等七件珍宝,以及首次盘出国门的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人类第一次光顾另一天体的俄罗斯月球车,世界级珍稀动物亚达伯拉象龟等爆出的热门,把探宝炒成本届世博的最大看点。②对国宝的认识和认知,中国人有独到的鉴别力,所谓慧眼却也每受片面视角的困惑。言其独到,经典例证是楚人卞和能从一块凡常不过的璞石申看出至宝,终使“和氏璧”传世。今年早些时候,亦有人大代表从藏于江浙的元人黄公望半幅《富春山居图》中,“读”出一条含金量极高的提案

3、:冀与藏诸彼岸台北博物馆的另外半幅合成完璧。夙愿若成,当使一幅少为人知的传统国画升格为顶尖级“国宝”。③而言其片面,是因国人更习惯于赏读那种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或以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为载体而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瑰宝。诚若清高宗有幸莅临本届世博,见到塞尚的((咖啡壹边的妇女》,必以积习加盖一方“乾隆御览之宝”为幸事;而对无形之宝,尤其诸多虽有形而似“无价”之宝,却无从着眼,或看“走眼”。④譬如形似“冰壶”的芬兰馆之“鱼鳞外墙”,是回收利用的废旧标签和塑料边角;西班牙馆的立面以不作任何染色的天然藤条编席为之;瑞士馆的红色幕帷,也主要由大豆纤维

4、制作。以寻常眼光去看,岂不等同无价无用的弃物?乃至加拿大馆竞禁止摆放大型展品,这与国人心目中的“国宝观”——乃至藏宝之包装也需镶金嵌玉、富丽堂皇才见隆重——以致史上留下过“买椟还珠”的极端案例而大相径庭。⑤当然,国人中一些未必有鉴宝眼光和藏宝嗜好,却更具“识宝”与“知宝”脑力的智者,、也曾以很逆向、很闪光的思维给我们启示和指引。譬如春秋人宋大夫子罕“你以宝为宝,我以不受玉为宝”的逻辑形式,就很能打通、理顺我们赏读本届世博所展示之诸多“存疑国宝”的立宝路径。⑥譬如,不以堆金积玉、满目琳琅为宝,禁摆大型展品的加拿大馆是以“空气流通、视野开阔,无

5、障碍和无烟环境”为宝;一反取尽用竭、“无所不用其极”为宝,瑞士馆之大豆幕帷,自身发电增光,用毕天然降解,乃以“科技、环传、低碳”为宝。而芬兰之“冰壶”项部有个碗状开口,自然通风'且对雨水回收利用,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更为内部设备提供电力,实以“可持续发展,,为宝之“百宝箱”。⑦这些,也无不是一百五十九年来世博会始终以“创意”为宝的时代表达。⑧至于那座因“空空如也”而见疑的英国馆,其创意正为“改变用一个建筑装上展品的惯例”,把全部精华凝聚到我们急欲走进一看究竟而忽略掉的外观,由六万根蕴涵植物种籽象征生命力最可“宝贵”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蒲公英

6、”种籽圣殿上了。[来源:学科网ZXXK]⑨而聪明、节俭如美国馆,其国宝核心是那些短片输出的“美国精神”:想象力与团队合作——看上去内容并不新鲜,变成我们的日常熟语随处可闻,如“标新立异”、“吃第一只螃蟹”、“人心齐,泰山移”,只是我们没有像美国人那样视为受用不尽的“国宝”而已。1.从语法角度看,第①段划线句陈述的对象是()(2分)A.珍宝B.热门C.探宝D.世博2.第②段加点词“完璧”出自课文《》,它在本文中的意思是(3分)3.文章第④段和第⑥段两次写到加拿大馆,前者意在,后者则在证明(2分)4.第5段划线句“你以玉为宝,‘我以不受玉为宝”

7、一句本意在于表现子罕的品格,本引用此句的目的是反映(2分)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认为,世博会应该关注诸多无形之宝,而不是那些外表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的宝物。B.“乾隆御览之宝”等行为表现国人对宝物的偏爱,也折射出他们在宝物认知上的狭隘观念。C.在科技发达的当代.唯有变废为宝,重视环保设计的创意才是符合时代需求的真正宝物。D.文章先破后立,以国人宝物鉴别中的片面视角为标靶加以批驳,进而阐述正确的鉴宝观。6.“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这是有着白年历史的《人公报》的办报宗旨,你觉得本文能否体现其办报宗旨?为什

8、么?(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初井之月的魅力(美)彼得·斯坦哈特①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在黑暗的寂静中,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