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周萌萌

等高线——周萌萌

ID:13931078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5

等高线——周萌萌_第1页
等高线——周萌萌_第2页
等高线——周萌萌_第3页
等高线——周萌萌_第4页
等高线——周萌萌_第5页
资源描述:

《等高线——周萌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等高线周萌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2、初步学会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脊、山谷、鞍部、山顶、坡度的陡缓等;3、五种地形的特点及区别,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五种地形类型。4、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等高线的五个特点2、通过板画和多媒体演示,分析地形图所表达的山谷、山脊、缓坡等地理信息。3、结合相应的实例,规划农业和工程建设。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运用探究地理现象的基本思维规律,学会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地关系。【教学重点】山峰

2、、盆地、鞍部、山谷、山脊、陡崖的判读。剖面图的绘制【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脊、山谷的判别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安排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过程】一、引入: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断: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两个英国人撒谎说他们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真是一只只的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没文化真可怕,所以大家一定学好这节课。二、地图三要素这个就是当时的那张地图,大家知道它是什么地图地图吗?这是一张地形图,这节课我

3、们就来学习地形图。首先这是一张大家很熟悉的中国地形图,阅读一张地图,首先要搞清楚地图三要素。[Q]大家通过这张地图,回忆一下初中知识,地图三要素有哪些?1)比例尺:比例尺有两种书写方式,是哪两种呢?2)图例和注记:蓝色线条表示河流,这些线条表示等高线。3)方向:在地图上一般用什么符号表示方向?地图是对地表地理事物及现象反映的一种形式,但实际的地表高低起伏,而地图却是平面图纸一张。如何才能将有高低起伏状况的地表情况反映在薄薄的平面的图纸上呢?这里我们就需要引入等高线的概念,请大家根据字面意思,解释一下什么叫等高线?等就是相等;高是高度,也就是海拔;线是指曲线。合起来就是海拔高度相等的点

4、的连线。那么我们来看一下等高线正式的定义。三、等高线地形图基本地形和特点1、等高线概念及原理[动画演示]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曲线。等高距:两条等高线间的垂直高度差。2、等高线地形图图片:[Q](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2)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3)两条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Q](2)同

5、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4)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250米、300米、350米,则等高距为50米。[Q](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3、以上是等高线的基本特征,那么如何在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高低起伏的地表形态呢?我们以一座山脉为例子,来讲山的五个基本组成部分。(1)[Q]如果是山体,就一定会有什么?山顶(山峰)[Q]对,也叫山峰。那么图中哪里是山峰呢?闭合曲线四周低中部高,一般会在用黑色三角符号标出山峰。那如果等高线是闭合曲

6、线,四周高中间低,是什么地形啊?(2)两个山之间的低地,由于形状像马鞍,就叫做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3)陡崖(峭壁)是近于垂直的山坡。由于高度在这里陡降,多条等高线就会在这里重叠。武侠小说中最经典的就是跳崖,这个跳崖还分为什么文跳、武跳。主角跳崖是一定不会死的,而且一般回来之后立刻武功倍增或者拥得美人归。(4)山体侧面不会十分规则好像一个圆锥体,一定会有的地方凹进去,有的地方凸出来。就好像这张图中的样子。凸出来的地方,好似兽类脊骨隆起部分,我们称之为山脊。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斜坡的交线,叫做山脊线,也称为分水线。两个山脊间低凹下去的部分,我们称之为山谷,这里由

7、于地势低凹,通常会有溪流汇聚。山谷最低点的连线,叫做山谷线,也叫集水线。[Q]如果在这里降水,山谷、山脊有怎样的作用?在山脊处,降水一部分从这边流下,一部分从这边流下,所以山脊的作用就是分水,将水流分开。山谷呢,由于地势低凹,所以水流都会汇集到这里,也就是说山谷有汇聚水流的作用。[Q]如果是实地去看,我们就可以轻易地判断出哪里凹进去,哪里凸出来。但是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判断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在沿等高线凸出部分画辅助虚线,并以此做垂线。[Q]思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