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

ID:13935811

大小:1.09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25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_第1页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_第2页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_第3页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_第4页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solo题选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历史材料与Solo题选析1.(2009浦东新区高考预测)材料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1919年5月4日北京

2、学界全体宣言材料二这次运动有三种精神,关系中华民族存亡:(1)学生牺牲精神。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相斗,这样的牺牲精神永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2)社会制裁精神。这次学生虽没有把卖国贼一个一个打死,但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更要多!(3)民族自决精神。这次学生不向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国中华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对内自决的第一声。——1919年5月26日罗家伦《“五四运动”的精神》材料三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3、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五四运动”成为文化革新运动,不过是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 ——1939年5月1日毛泽东《五四运动》材料四右图是毛泽东为“五四”题词。材料五: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今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八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

4、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他在深刻阐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和这场伟大运动的重大意义后说,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五四运动也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其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1999年5月4日新华社北京电请回答:(1)万国和会历史上又称作什么?(2)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材料一、材料二有何不同9(3)从材料四看,当时建设新

5、中国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4)评述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三项重大事件或历史现象。(5)有人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件伟大的事件,但每一时代的人都按适合于该时代的特定需要的方式重新解释‘五四’、纪念‘五四’,通过纪念的方式表达对过去的理解与对现实的确认,乃至对未来的设想。”你对上述观点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上述材料及时代背景,加以说明。2.(2007徐汇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材料一欧洲的现代化进程早在文艺复兴中已经开始,这引发了一种以三大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

6、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连锁反应,这些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力和力量。——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子觉悟,一面算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所以拿“变法维新做一面大旗,在社会上开始运动……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所以最近两三年间,算是划出一个新时期来。——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1924年材料三近来

7、《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胡锦涛同志早在2003年11月24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讲话中指出:“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历史发展提供的经验教训,站在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高度,更好地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大国崛起》序言要求:91.用历史事实揭示大国崛起的规律性趋势。2.把握中国近代化(亦指现代化)的特殊背景和强国御辱的探索及留下的历史思考。3.用全球眼光和全球视野为中国发展寻找世界性坐标。4.自拟题目,写

8、一篇历史小论文,观点明确,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字数在700字左右。注意:1.文章必须围绕主题展开。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中外比较。3.论点应有材料支持,需有自己的结论。4.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流畅。3.(2008年上海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第二次联考)2008开年大剧《闯关东》,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的人类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