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ID:13984972

大小:6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5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_第1页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_第2页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_第3页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_第4页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惠州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惠州市特色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市特色小(城)镇建设,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重要意义特色小(城)镇包括特色小镇、小城镇两种形态。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社区特征的集约型新型城镇发展新形式,是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人口和资源要素科学聚集、“产、城、人、文”有机相融,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定区域,是区别于行政区划单位和产业园区的非镇非区的创新创业载体;

2、特色小城镇是地理位置重要、资源优势独特、产业相对集中、经济规模较大、建筑特征明显、历史文化保持相对完整的建制镇。按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两种形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建设一批符合我市特色的小(城)镇,对在新形势下深化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端资源要素聚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和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15-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四个坚持、三个支撑、

3、两个走在前列”重要批示精神为统领,围绕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成为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总体目标,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坚持集聚发展、特色发展,强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供给效率水平,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平台、新支撑,为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提供有力支持。三、基本原则政府指导。加强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强调顶层设计,分类施策,积极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供以及检查评估等职能作用,为特色小(城)镇建设提供制度指引、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特色小(城)

4、镇建设发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以企业为投资运营主体推进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建设、营运和管理模式,提高多元化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特色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根据资源要素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精准发力,特色化成长,不搞“一刀切”,避免千镇一面。布局疏导。-15-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生态优先、资源合理利用,使特色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环境规划、交通规划等相适应,适度超前,避免区域间产业同质同构、浪费资源,实现区域布局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四、建设要

5、求(一)特色小镇:分为特色产业类、科技创新类、历史文化类(综合文旅类)等主要类型。特色小镇规划空间范围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特色产业类和科技创新类特色小镇达到3A级景区标准,历史文化类(综合文旅类)特色小镇达到4A级景区标准。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0%以上,对定位高端制造业以及工业产业的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有效投资50亿元,山区地区投资额可放宽至30亿元。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意创业、生命健康、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特色小镇,原则上3年内要完成项目投资30亿元。第一年完成投资不少于总投资额20%,且投资

6、于特色主导产业的占比不低于70%。以上投资均不含住宅项目。(二)特色小城镇:-15-特色小城镇分为专业特色镇和综合性小城镇等类型。特色小城镇规划空间以行政区划为界,统筹地域、功能、特色三大要素,以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镇区常住人口3万以上的专业特色镇为重点,对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按同等城市标准配置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资源,鼓励其探索县级管理职权与权限试点改革创新。鼓励重点镇、专业镇、中心镇、生态乡镇、历史文化名镇等建制镇,优化提升特色产业,配套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创新体制机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有

7、效载体。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休闲旅游、商贸物流、智能制造、科技教育、民俗文化传承的专业特色镇。专业特色镇的投资及特色产业产值要求比照特色小镇相关要求。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小城镇,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五、总体目标按照“示范一批、创建一批、培育一批”的分类培育路径,通过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重点培育建设一批智能制造、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生命健康等特色小(城)镇,构建“123456”的发展格局,即:一个导向、“双创”并包、三生融合、四量协同、五态兼

8、顾、六廊相联,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亮点和品牌。专栏1惠州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