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ID:14003678

大小: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_第1页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_第2页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_第3页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_第4页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联网应用及其发展前景2010-07-0216:07:51分类:RFID  物联网概念中谈到最多的还是RFID的应用。RFID目前有很多频段和标准,最为常见的是集中在13.56MHz频段和900MHz频段的无源射频识别标签应用。短距离识别方面通常采用13.56MHzHF频段,而该频段又包含若干标准,比如较早的香港八达通卡采用的是SonyFelica标准,较新的方案多采用ISO/IEC14443TypeA或TypeB的智能卡标准,比如中国第二代身份证采用了TypeB标准,国内许多城市的公交地铁卡也多采用ISO/IEC14443标准。此外,还有比14

2、443距离更远的IS015693标准也是在13.56MHz频段。未来几年该短距离识别技术有望在政府身份识别、小额支付、银行信用卡等领域迎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900MHzUHF频段的RFID遵循ISO18006标准,多用于3m~10m的远距离识别,比如车辆管理、铁路运输、仓储物流、门禁、产品防伪等应用领域。随着ISO18006的EPC标准的完善,以及标签成本的不断降低,UHF频段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有业内人士甚至提出UHF频段有望替代HF频段上的许多应用。  根据ABI研究公司最新的数据显示,RFID市场在2009年和2010年之间应该也可以看

3、到11%的增长率。  如果去除衰退严重的汽车产业的数字,增长率会跃升至16%。如果能利用云计算的力量,更好的利用各种RFID终端的信息并整合多种业务模式,将会发掘出更多的杀手级应用。  智能三表  智能三表,既智能水表、智能暖气表和智能电表,是物联网概念的另一个热门应用。以智能电表为例,就实现方案来说,计量部分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精度、可靠性、防窃电、有功/无功功率测量等因素,可通过最新的半导体技术得以改善。而传输标准和运营体系方面涉及的技术更加复杂,也就是在物联网的“管”和“云”部分,需要企业和国家相关机构加快研发进度,对产品生命周期、改造成本、

4、可升级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目前国家电网已经采用双向传输的电力线标准,第一批智能电表的招标工作也在近期结束。而就智能水表和智能暖气表来说,可通过GPRS、CDMA等无线通信标准进行无线抄表,甚至也可以采用zigbee、蓝牙、wifi等标准进行人工无线抄表。由于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居住密度差异也很大,相关研究机构应该考虑采用何种方案更加合理。  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划,2009年-2010年是智能电网规划试点阶段,而智能水表和智能暖气表项目也在相关部门的规划中,未来几年将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  个人健康应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

5、注健康问题,个人健康设备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目前常用的个人健康状况电子监测设备主要包括电子秤、人体脂肪分析仪、电子体温计、血压计和心率监测仪等。这些设备都起到了对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的作用,可以看做是一个个的传感点,但并没有形成网络,如果能在医院建立一个局端,然后通过各种传输方式将个人健康信息传输到局端,并通过“云”进行智能管理和监测,这对个人健康监测无疑是划时代的变革。  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实际上已经在美国军队中得以使用。美国大兵使用的单兵生命体征监测(WPSM)系统是一套基于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士兵生理数据的无线传感网络,它可以收集和监测

6、包括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承受压力的情况、睡眠情况、身体的姿势、所能承受的工作强度等生命体征信号。同时,当士兵受伤或者极度疲劳时,它还能将士兵的状况报告给指挥官和医务兵。  虽然在未来1~3年也许看不到这个市场有多大发展,但从现在开始做前期的研发,在未来市场爆发时将有机会抢占先机。  数字家庭互联  数字家庭互联是个热炒多年的概念,现在也与物联网概念结合起来。由于处于成本敏感的消费电子领域,受价格的影响较大,此外标准问题困扰多年,国内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不过随着闪联标准逐渐被业内所认可,该领域有望出现更多的机会。  除了以上谈到的一些应

7、用,还有GPS定位、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也可以与物联网概念结合起来。用美国一位教授的话来说,到第三代互联网,地球上每一粒灰尘都可以拥有一个IP。因此,光光解决传感技术还远远不够,只有从“端、管、云”三个方面统一协调发展,才能让物联网真正从一个概念走入产业化进程。何谓智能小区?2010-06-2515:06:18分类:智能小区,英文表达为IntelligentResidentialDistrict。城市内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统一管理、特征相似的住宅楼群构成的住宅小区实施的建筑智能化,称为小区智能化ResidentialDistrictintellig

8、ence,该小区也就称为智能小区。智能小区同样是中国特有国情的产物。智能小区与公共建筑中的智能建筑的主要区别是,智能小区强调住宅单元个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