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

ID:14004198

大小:929.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25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_第1页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_第2页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_第3页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_第4页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足底按磨的穴位对应器官图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脚底集合了身体的全部器官,我们将此称为反射区。但反射区并不仅存于脚底,在手、耳、颜面中也有存在。  最近,已开始研究一种并不直接治疗身体生病部分,而是治疗对应部分的反射区,令其产生疗效的方法,这就是所谓反射区治疗法。当然,除了脚之外,手和耳的反射区亦能治疗,但是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研究仍指出,脚具有压倒性的效果。  身体的整个部分在脚上均有反射区  在此所说的足底反射区,即为身体整个的构造被反射投影,缩小至某一部分。也就是说头、内脏、肌肉等,身体的全部器官均和脚有密切的关系,而在左右脚的某部位均有反射(对应)的部分。因此,身体某些部位发生病

2、变时,其脚的对应部分也呈现症状。所以,一般皆认为经由刺激脚的某些部分,即能治疗身体的一些疾病。  按压脚底痛的地方其功能应较差  若身体的某部位功能差时,则必定影响至足底反射区。换句话说,你若试着按压脚底,应该可以知道身体不适之处。此足部反射区并非仅能探知穴道似的狭小一点,即连达到某种程度的某些范围亦为其对象,故外行人也能轻易的判断。首先,你可以先从脚底的膀胱、输尿管、肾脏、肾上腺的四个反射区顺序按压检查,其次再依足底穴位图按压自己悬念之处。  足部是健康的晴雨表  我们的双足,和内脏及其它器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而将它们的功能相连接,

3、成为“人”这个有机体的管道,便是“经络”。穴道疗法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医术,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由于治疗方便,疗效显著,目前已经引起世界性的注目。  传统的中医理论中,人体有十四条经络(俗称正经),共365个穴位,和每年的天数相同,以象征“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基本理论。至于后世由实验、证明所陆续发现的新穴,至今已达4000多个,可说是一套极为完备的实用医学。将人体肝、心、脾、肺、肾等五脏,及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的活动功能,及相互关系分析归纳成脏腑学说,而五脏六腑各有经络连系通过。加上手厥阴心包经及任、督二脉,便成为十四条经

4、络。经络是“功能”的传导通路,因此,布满全身,也影响到整个人体,由内而外,从头至脚均在其范围。取穴方法:??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人体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详见此足底穴位图解相关图示)????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足底汇集了人体的六条经脉,六十六个穴位足穴

5、按摩法是在足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上采用推拿手法,用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本法以经络学说为基础,通过足与经脉、脏腑、气血的密切关系,刺激足部的穴位,激发人体经气,以调整脏腑和各部组织、器官的联系,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  由于足穴按摩法是在足部取穴按摩,减少了患者脱、穿衣服等环节,较为省时、省事,且安全,操作简便。不仅对慢性胃肠炎、神志病等有效,对急性疼痛、外感、心悸、眩晕等病证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足穴的定位与主治:为了定准穴位,以提高疗效,必须掌握好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折量法.  ①足跟后缘至中趾根部为10寸。  ②

6、足内、外踝高点至足底为图63足底部骨度分寸折量图3寸。  ③足掌面第1跖趾关节内侧赤白肉际至第5跖趾关节外侧赤白肉际为5寸,足背部亦相同。  ④足跟部最宽处距离为3寸。  (2)自然标志定位法。该法即是根据人体足部的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趾横纹、趾尖端、跖趾关节、跖骨小头、趾缝端、内踝高点、外踝高点、舟骨粗隆等。  (3)足部穴位定位与主治2.选穴原则  (1)依据疾病症状选穴。临床可以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作为选穴的依据。选取对主证有治疗作用的穴位,例如头痛可选头痛点,失眠选用安眠点等。主治作用相似的穴位可以配合应用,如坐骨神经

7、痛可同时按摩坐骨1、2穴进行治疗,也可将具有主治作用的穴位和对症选用的穴位配合选用,如失眠伴有头痛者,可选用安眠点配合头痛点治疗。  (2)依据疾病部位选穴。依据疾病的发病部位选择相应的穴位按摩,如胃痛可取胃点,尿闭取膀胱点、肾点。  3.常用处方  头痛:取头面、肾、头痛点、眩晕点、臀。  失眠:取安眠、心、胃、脾、癫痫点。  眩晕:取肾、肝、眩晕点。  中风昏迷:取趾端,  面瘫:取面、头面。  三叉神经痛:取面、头面。  扁桃体炎:取心,扁桃1、2,眩晕点。  目疾:取肝、头面。  耳疾:取肾、肝。  鼻炎:取头面。  牙痛:取牙

8、痛1、2。  腮腺炎:取扁桃1、2,眩晕点。  癫狂、癔病:取安眠、肾、癫痫点。  癫痫:取癫痫点、肝、肾、安眠。  尿闭:取脾、肾、膀胱、子宫。  遗尿:取膀胱、肾、遗尿。  痛经:取子宫,痛经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