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

ID:14008266

大小:2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5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_第1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_第2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_第3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步训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世界范围内,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其理由有()①经济相对落后社会矛盾尖锐③统治危机很深④农民占多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2.以下关于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推翻了资产阶级国家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D.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3.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资产阶级民族革命D.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

2、任务是()A.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举行武装起义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5.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B.领导力量基本相同C.革命性质基本相同D.产生结果基本相同6.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基本特点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高度集中财力物力D.高度分散财力物力7.“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被称为“共产主义”主要是由于()A.经济平均B.政治平等C.生活富裕D.“不劳动者不得食”8.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①政府强制收购农民的粮食②一切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商品贸易④实行

3、生活必须品的配给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9.俄共(布)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是()A.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政治形势B.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10.1922年苏联成立时,当时的加盟共和国有()⑴俄罗斯⑵乌克兰⑶外高加索⑷白俄罗斯A.⑴⑵⑶⑷B.⑴⑵⑶C.⑵⑶⑷D.⑴⑶⑷11.苏俄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最终目的是()A.摆脱帝国主义战争B.稳定国内政局C.巩固苏维埃政权D.获得喘气机会12.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国内经济困难和财政危机B.平息工

4、人罢工和农民暴动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D.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材料一: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1917年11月8日材料二: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事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严重的后果。”材料三: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鹤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

5、把俄军留在前线。材料四:11月27日,德国总司令的答复来了。他同意并开始和平谈判。以上均摘自《列宁回忆录》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态度?⑵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⑶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⑷材料一和材料四的态度,产生了怎样的结果?材料二的态度是怎样表现在行动上的?14.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从中你得出了什么认识?参考答案1.B2.B3.A4.C5.B6.C7.A8.B9.A10.A11.C12.C13.答:⑴苏维埃政

6、府反对这场战争。因为“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它对垄断资产阶级有利;给劳动人民带来灾难。苏维埃政府维护俄国和各国劳动人民的利益,所以要退出和结束这场战争。⑵协约国帝国主义反对苏俄提出的《和平法令》,想把苏联拖入帝国主义战争中,使俄国和德国两败俱伤。⑶德国因战争致使国内经济困难,人民反战运动高涨,德国通过缔结和约来摆脱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⑷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政府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英法日等国不满俄国单独与德国媾和,派军队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14.答:不同:俄国是工人阶级武装夺取中心城市,革命势力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取得全

7、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原因:⑴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革命主力是工人、士兵,他们手中掌握武器,多集中在大城市;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决策;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使国内各种矛盾更加激化,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临时政府在前线失利,后方空虚,城市成为革命的爆发地;⑵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地方割据严重,农村成为反动势力统治最薄弱的地区;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但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天然的联系,是革命的同盟军;中共以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受到挫折后,毛泽东总

8、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认识:无产阶级革命是以暴力为基础的,走什么样的道路则需根据各国的国情决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和冒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