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

ID:14011690

大小:11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25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_第1页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_第2页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_第3页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_第4页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海南大学报录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江苏省高考真题与考前信息卷的近似度统计2012年6月8日,考试铃声刚刚结束,学子们怀着异常的心情走出了考场,一种如释负重的样子让家长们去揣测孩子今天考的怎样了?考前紧张的复习、猜题、押题,到这个时候要来验证一下,下面就今年高考历史真题谈谈自己的个人看法,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本人在2012年高考前,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了今年高考命题组信息,及考前复习的信息卷,分三个部分:江苏省2012届高考历史命题组人员信息及权威预测,近似题统计如下:第一部分命题组人员信息(略)第二部分权威预测押题信息【考前读一读】第三部分内部

2、信息卷【考前练一练】2012年江苏高考第21题考查必修一【选官制度】古代科举制近似于预测卷:第3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材料二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书.武帝纪》(汉)元关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宋书.百官志》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材料四

3、至[武德]五年(622)十月,诸州共贡明经一百四十三人,秀才六人,俊士三十九人,进士三十人。十一月引见,敕付尚书省考试。十二月,吏部奏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考试,秀才一人,俊士十四人,所试并通,敕放选与理入官;其下第人各赐绢五匹,充归粮,各勤所业。——《唐摭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什么选官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这两种制度的更替,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体制发生什么变化。(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这种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材料四与材料相比,在选官方面有何进步性?(3)综合上述材料,我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怎样的演

4、变过程?从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认识?3、答案(1)制度:材料一,世袭制;材料二,察举制。变化: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2)弊端:以门第为标准,不利于选拔人才。进步性: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过程:从血缘到德行、门第,再到考试成绩。认识:选择范围不断扩大;选择主要标准趋于相对公平、公正;激励作用不断增强;选官权逐步集中到中央。2012年江苏高考第22题考

5、查必修三维新变法的的制度探索【近代思想解放潮流】近似于第13题预测题13.“中体西用”思想是近代以来,中国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一种政治文化理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今之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

6、劝学篇》材料二在梁启超看来,“中体西用”论者所要学习的西方技艺,都是不值一提的末枝小节;相反,被他们视为“本”或“体”而不愿加以改变的……才是应该先变、大变的。——吴一泉《“中体西用”说及其历史作用》材料三“中体西用”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中体西用”模式下的“中体”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在现实中成为阻碍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障碍。……另一方面,“中体”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西用”之后,并没有实现“中体”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使中国封建文化形成一个新质的文化肌体。相反,中国文化在封建主义的故道上苟

7、延残喘。——王艳华《从“多元一体”文化发展模式角度评析“中体西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直接目的。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文化视角理解材料一中的“中学为内学”的主张。(2)概括说明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视角去否定“中体西用”思想的?(3)按照现代化的视角,你能从“中体西用”的思想中得到什么有益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3.(1)目的:实现国家富强。理解:从政治的角度看,指维护封建制度;从文化的角度看,指固守传统文化。(2)视角:材料二:从改革内容是否有效(或是否触及根本)的角度;材料三:从

8、改革作用能否促进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3)启示: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应坚持走自己特色现代化道路。2012年江苏高考第23题考查必修二美国大萧条以及英国自由主义近似于预测卷:第22题、第7题、第9题22.(14分)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是伴随经济周期的更迭而交替出现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