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

ID:14012654

大小:126.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07-25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_第1页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_第2页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_第3页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_第4页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京市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草案)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六年八月30目录北京市昌平区“十一五”人口发展规划0目录1序言2第一部分规划背景3一、良好基础3二、面临挑战9第二部分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16一、人口发展规划基本定位16二、指导原则17三、发展目标18第三部分主要任务21一、综合治理人口问题,有效调控人口规模21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高23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人口合理分布24四、抓住“人口红利”机遇,提高社会发展水平25五、加强人口动态监测,强化政策回应能力27六、继续稳定生育政策,全面提升优质服务27七、构

2、建节约型社会,推动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7第四部分规划实施28一、加强对人口工作的领导28二、重视人口战略研究29三、构建人口综合信息库3030四、完善人口管理网络30序言“十一五”30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发展规划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规划,将对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区域人口发展的特点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口的客观要求,提出符合全区实际的人口发展目标、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措施,为建设“投资创业、旅游休闲、生活居住”三个首选之区,构建和谐

3、宜人的新昌平,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北京市昌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规划期限:2006年-2010年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良好基础(一)区位优势昌平处于首都上风上水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独特,旅游资源丰富,30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创造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为全区人口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人口自然增长持续保持低速户籍人口接近零增长。“十五”期间,全区户籍人口增长呈现出“低出生

4、、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特点。妇女总和生育率始终保持在1上下,人口出生率稳定在8‰左右,自然增长率维持在4‰以内,人口动态没有出现大的起伏波动,并逐渐趋向零增长。2005年,全区户籍人口出生率8.11‰,死亡率7.63‰,人口自然增长率0.48‰。人口机械增长稳中有降。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78.2万人。2001-2005年的五年间,全区常住人口共增加16.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3万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9%,比“九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低3.1个百分点。其中:在“十五”增加的人口中

5、,户籍人口增5.6万人,占人口增长总量的33.5%;其余所增的11.1万人来自流动人口,约占人口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二。2001-2005年昌平区人口变动情况年份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户籍人口死亡率(‰)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200165.27.874.213.66200270.77.634.393.24200373.34.495.51-1.01200473.17.615.631.98200578.28.117.630.4830资料来源:《昌平统计年鉴》(2001-2005),2005年为根据昌平区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得出(三)人

6、口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随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全区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实现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全区人口总体健康素质的改善,出生人口质量持续提高,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基础卫生指标进一步降低,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十五”期间,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农技教育、企业职工教育、成人中高等学历教育取得较大发展,民办教育有序推进,区、镇、村三级培训网络初步建成,提升了全区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2005

7、年,全区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人口的结构比为20.3:25.3:39.1:15.3,比“十五”初期的14.2:23.2:44.2:18.4,在整体层次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区大学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14.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8.4%,高学历人口可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市远郊区、县中排位第一,大大领先于其他部分区、县。“十五”30期间,全区确立了人才强区战略,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初步建立。在人才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各类各级人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2005年底,全区拥有各类人才5万余人。较高的人口素质,为全

8、区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保证。(四)人口年龄结构“红利”继续显现“十五”期间,全区的人口年龄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