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

ID:14037707

大小:497.50 KB

页数:79页

时间:2018-07-25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1页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2页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3页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4页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大巷掘进作业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关岭自治县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2011——01号工程名称:西M2煤层运输巷编制人:施工负责人:矿长:法定代理人:批准日期:执行日期:-78-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本《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名称为西M2煤层运输巷二、巷道掘进的目的和用途本运输巷为矿井+1295水平西M2运输巷,沿M2煤层布置;为满足矿井西翼M2煤层采面运输、进风、行人、运送设备材料、排水、避灾、布设管线要求。三、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设计长度为600m,服务年限为1年。四、预计开、竣工时间本掘进工作面计划2011年10月开

2、工,预计2012年10月竣工。第二节编制依据一、《安全设施设计(变更)》,(黔煤安监盘字【2011】46号)二、《开采方案设计(变更)说明书》,(省能源局备案文号:第820号);三、《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四、《新发煤矿生产地质报告》,(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8年10月);-78-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五、《新发煤矿水文地质报告》,(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2008年10月);六、《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批文,(黔能源发【2009】269号);七、《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批文,(黔能源发【2010】40

3、1号)八、《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11.22);九、《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5.11.22);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井上、下对照关系表水平一水平工程名称西翼运输大巷地面标高1356~1405井下标高1295m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该巷道位于靛缸村以西,地面有靛缸村及部分农田,顶云至包包公路从对应相对北通过,北翼煤层露头小煤线较多,村庄以西山沟估计有小断层。井下相对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相对位于矿井西翼,往矿井西掘进;上一煤层已部分采动,本煤层+1

4、350标高以上可能被老窑采动过。邻近采掘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上一煤层的采空区及上部老窑可能对巷道掘进带来一定影响。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一、煤层特征井田范围内含可采煤层4层,其中1层为局部可采。-78-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M2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1煤层约25m,含0.1~0.4m厚夹矸,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10m~1.51m,平均厚度1.43m。煤层构造较简单。M3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2煤层约14m,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40m~1.50m,平均厚度1.45

5、m。煤层构造较简单。M4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3煤层约30m,层位及厚度较稳定,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1.20m~2.20m,平均厚度2.0m。煤层构造较简单。M1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长兴组灰岩底界170m~200m,无夹矸,倾角24°~33°,平均28°,煤层厚度0.68m~1.15m,平均厚度1.0m。煤层构造较简单。属局部可采。二、煤层特征表煤层编号煤厚(m)层间距(m)煤层结构顶底板特性稳定性倾角(°)容重(t/m3)最小~最大平均顶底M10.7~1.11.00简单砂质泥岩粉砂泥岩较稳定281.525M21.1~1.5

6、1.43简单粉砂岩砂岩或泥岩较稳定281.514M31.4~1.51.45简单粉砂岩砂岩或泥岩较稳定281.530M41.2~2.22.0简单粉砂岩砂岩或泥岩较稳定281.5-78-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三、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M1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M2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M3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稳定性差。M4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节理较发育;底板为泥岩、稳定性差。第三节地质构造一、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二

7、叠系上统龙潭组(P3l)、长兴组(P3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1)、飞仙关组二段(T1f2)、永宁镇组(T1yn1)。二、构造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三丈水背斜南东翼。区内地层主要呈近东~西走向,倾向南~南东,平均倾角28°,资料提供矿区内未发现较大断层。从现已揭露的地层看,皱曲、小断层较多,尤其是东翼。-78-新发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第四节水文地质本矿区大部分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下,井下直接充水水源主要有龙潭组裂隙水、断层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和地表冲沟水,充水因素分述如下:一、龙潭组裂隙水流量小,对矿井威胁不大;断层水是导水通道

8、和集水廊道,突发性强,水量大,易造成淹井事故,要特别注意预防。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