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

ID:14062439

大小:1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5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_第1页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_第2页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_第3页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_第4页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丝网印刷中油墨转移过程的探讨摘要丝网印刷属于孔版印刷,它与其他印刷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本文主要从实验需要出发,结合自己遇到的问题,分析丝网印刷中油墨的转移过程及过墨量的影响因素等,给丝网印刷机的调整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然而,在实际的印刷过程中,还是要根据所用油墨、承印物等额需要,找出印刷的最佳条件。引言近段时间由于课题需要,接触到丝网印刷较多,也借此机会对丝网印刷这种印刷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主要用到的是学校实习工厂的406室的涂布机、SWI-1200X显影机、网烘版箱、手轮

2、张网机和SWE-1200电气动丝网印刷机等。丝网印刷与其他印刷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包括印刷方式灵活,承印范围广;墨层厚实,立体感强;工艺相对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由于丝网印刷技术的固有特点,使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用途,丝网印刷已广泛应用于广告、标盘、纺织品等装饰性产品以及塑料片材、面板、仪表盘等工业加工领域[1]。丝网印刷无论其应用领域不同或者承印物不同,它的油墨转移原理是相同的,即将丝织物、合成纤维织物或金属丝网绷在网框上,采用手工刻漆膜或光化学制版的方法制作丝网印版,印刷时,通过刮墨板的刮压,使油墨从图

3、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完成油墨的转移。1油墨转移过程在丝网印刷中,油墨的转移是依靠刮墨板所施加的压力,将油墨从丝网的网孔中挤压漏印到承印物上的,在这个过程中,油墨从网版到承印物上的转移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1.1油墨在网版上的移动回转丝网印刷过程看起来非常简单,一把刮刀一个网版而已,但其油墨传递过程比我们平时所认为的要复杂得多。印刷时油墨均在刮板的运动区间呈圆棒回转式运动,旋转离心力和刮刀压力同时对油墨发生作用,如图1所示,刮板运动时的油墨移动回转的断面,斜线的部分是回转油墨的断面,接触版与承印物的P点附近

4、是油墨转移的部分。其回转速度与刮墨板的运动速度和油墨的黏度有关,不同之处是刮墨时油墨需要通过丝网网孔,而回墨时油墨呈一定厚度的膜层涂在网版丝网面上。图1油墨的移动回转1-刮板;2-回转油墨;3-丝网印版;4-印刷台;5-承印物;P-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点;A-油墨转移的位置油墨的黏度、粘性和流变学性质对其回转运动有较大的影响,高黏度、高粘弹性的油墨在刮板上运动时无法在网版上回转,不能进行正常印刷。刮板运动时油墨向承印物上的转移量情况一般为:1)刮板角度最大为90°,最小为45°,若向小于90°的方向变化,则油墨的转移

5、量增多,若向90°的方向变化则油墨的转移量减小,一个极端的情况是用刮板尖端切割版上的墨层,则油墨转移量很少。一般折中的也是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事75°,当然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做适当的调节,而我们在实验中发现较合适的角度是60°左右,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们用的承印物吸水性较强。2)刮板角度一定时,刮板速度对过墨量有影响,油墨通过网版开孔需要一定的时间,速度较慢时,易产生堆墨现象,速度快则易产生斑点.。解决的办法是采用这两者之间的刮板速度进行印刷或与刮板相适应,调节油墨的黏度,找出合适的印刷条件。而我们的印刷机是不能调速度的,

6、只能通过改变刮板的压力和油墨的黏度来调节印品质量。1.2油墨的转移我们用的是刮板移动式平面丝网印刷机,油墨转移过程就是油墨在刮板压力作用下,通过网版通孔部分转移到承印物上的过程,现按照刮板移动时间加以说明,过程如图2所示。1)当刮墨板进行刮墨运动时,处于刮印角内的油墨随着刮板向前移动的同时,自身做回转式运动,并不断的填充于丝网的通孔中,如图2-A所示;2)在刮板的移动过程中,已经填充于通孔中的油墨会不断的刚好处于刮墨板的正下方,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压缩,并使其黏附在承印物上,如图2-B所示;3)根据丝网印刷原理,在印刷

7、过程中,丝网与承印物始终是呈线性接触的。所以处于刮板正下方具有一定黏度的油墨,在下一个瞬间的离版操作中会受到丝网与承印物的拉扯,使其伸长,如图2-C所示;4)在离版操作完成的瞬间,油墨被分为两段,上段留在通孔中,下段覆盖于承印物上如图2-D所示,最终,被分为两段的油墨会因其自身的粘弹性由墨丝状复原,如图2-E所示。图2油墨的转移归纳起来就是油墨的填墨、转移和铺展三个过程。1.2.1填墨填墨是向网孔内灌墨的过程,填墨的程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油墨受外力作用的大小、时间、丝网通墨性能及油墨的流变性等;油墨在填充通孔时,刮

8、板前端与版面接触的角称锐角是一个重要因素,刮印角小,填墨量大,反之,刮印角大,填墨量则小;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刮墨速度增加,填墨量增加,超出该速度范围,填墨则减少;油墨的流变性对填墨量也有影响,如黏度过大,油墨进入网孔的阻力也大,填墨量就会减小;钝角的刮墨板比锐角的刮墨板填墨要多;另外,丝网的材料、网孔的形状和大小等,都对网孔填墨量有一定影响,网孔壁对油墨的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