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作文教案(4.12)

第六次作文教案(4.12)

ID:14105824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6

第六次作文教案(4.12)_第1页
第六次作文教案(4.12)_第2页
第六次作文教案(4.12)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六次作文教案(4.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次作文教案设计执案教师:张国俊学校正安七中科目语文年级(班)八年级4班课题第六次作文教学时间2012年4月12日第八周星期五第6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增补信息法的审题立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教师讲解这种方法的优点。2、学习老师例文。3、进行写作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把作文标题内容具体化,确定写作主题。2、难点:对标题内容增补的内容要恰当——集中与明确。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课题引入讲评第五次作文:选3篇较好的作文讲评。提出本次作文的写作目标——增补信息法的审题。教学活动2:讲解增补信息法的审题立意方法二

2、、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有时让人摸不着边际,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典例精选】  2008年高考作文(湖北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身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

3、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请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展开联想,思考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以“举手投足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3  “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题目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在审题时,可以先把它当成是半命题作文,运用“增补信息法”,增补新的信息,将短语补充成一个句子,在补充完善中确定中心论点。比如“透过举手投足之间进行思考”“体味举手投足之间的感情”“举手投足之间,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4、“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和学问”“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  【类题训练】  题目: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指导】  运用“增补信息法”补充成分,一是可以补充宾语,回答出“担当”的对象。如“担当责任”、“担当义务”、“担当道义”等;二是可以补充主语,回答谁“担当”,如“我担当责任”、“每个人担当义务”、“教师担当道义”

5、等。这样选择其中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写即可。教学活动3:出示作文题目和要求题目:诚信要求:1、对“诚信”进行信息增补,使主题明确,提升作文主题。2、40分钟完成3、书写工整。4、600字以上。教学活动4:学生写作学生写作,教师巡查指导。教学反思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