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

ID:14131322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_第1页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_第2页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_第3页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_第4页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_第5页
资源描述:

《投后管理 舍我其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投后管理舍我其谁  管仲接手的齐国公司,虽未至于内忧外患,那也是一片混乱。  齐国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正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家族企业传到齐襄公这一代,由于齐襄公是严苛刻薄的九段高手—和历史上有名的“刻薄哥”雍正帝在伯仲间,长期遭受“压迫”的下属一生气,后果十分严重—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和两个大臣造了他的反,将齐襄公赶下了人生舞台。  董事长的宝座空悬,而有资格继任的两人全都逗留海外:一位是在鲁国走亲戚的公子纠,一位是留学吕国的公子小白,他们均为齐襄公的弟弟。俩人资格差不多,支持人数差不多,距离公司总部临淄

2、的路程差不多,所以接班的关键就成了赛跑:谁先跑到总部就算谁赢。  结果小白队抄小路日夜奔袭,抢先回到总部。春秋一霸齐桓公闪亮登场!  齐桓公的老师鲍叔牙是管仲的发小兼天使投资人,在他力挺之下,本属公子纠团队的私募基金经理管仲顺利进驻齐国公司。  一副烂摊子  前言少絮,言归正传。如今摆在管仲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问题多多,归结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首先是管理结构松散。齐国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大国企,典型到就连“国企病”也特别出众。表面上看公司权力归董事长,其实却由第二股东、第三股东、第四股东……掌控,散落在

3、各股东手里。这些股东是谁?王公贵胄。他们和周朝证监会以及齐国董事长家族渊源极深,加上头脑发达,因此世代显赫、地位稳固。  齐桓公就是凭借得到国子、高子两大家族股东的支持,才得以顺利登位。他表面风光无限,实际如履薄冰。股东之间关系复杂,权责不明,导致齐国公司大而不强。  国子、高子两大股东尚属尽心,其他股东则仗着周朝集团的背景,大肆圈钱、抢钱,他们的目标只是上市套现,公司好不好他们才不在乎—不好可以走人啊,去别的公司继续骗钱。这样的“伪风投”成了齐国公司前进的绊脚石。  股东霸权,抢占了公司高管要职,董事

4、长权力却相当有限。董事长想要用人办事,常常遭遇“在其位却不谋其政”的股东讨价还价,于是办事效果、运营效率统统打个折上折。一旦不幸遭到强烈抵制,董事长就只能哀叹“奈何奈何”,趁早歇菜。  第二大问题是子公司林立,却各自为战,资源没有共享,机遇不会均沾,各子公司富庶的财力无法转换成公司实力,反而变成了“1+1<2”的尴尬局面。  与此相连的第三大弊病则是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齐国公司在渔盐、采矿等行业都有不错的业绩,但受益者不是集团公司和员工,而是把持各子公司的高管和宗族贵胄等一小部分股东。齐国公司苦哈

5、哈,员工穷得响叮当,却眼睁睁看着高管们赚得脑满肠肥。齐国公司由于捉襟见肘,常常不得不裁员降薪,极易引发罢工和暴乱。  接下来是竞争意识薄弱,缺乏市场扩张能力。由于齐国物产丰富,又不临边地,战事较少,员工承平日久,因此战斗力远不及其他诸国。别说主动去抢别人的市场,就是别国公司跑来抢自己的地盘,齐国公司也基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加上内部管理制度落后别国好几条街,上市霸业根本无从谈起。  “燃烧吧小宇宙”  管仲是谁?他出身低贱,年轻时三次求职未遂,迫不得已去做小买卖(那个时代的排序是士农工商,商属于最草根的职业

6、),还当过普通小兵。在等级森严的春秋时代,这样的人竟能一步登天,自然引来非议。  更让人不能接受的是,管仲原是公子纠的部下。而最最大逆不道的是在“纠白赛跑”途中,管仲曾经布下伏兵,放冷箭企图射杀齐桓公,结果未遂,还被齐桓公“装死”摆了一道。  “什么风投,不过是个朝秦暮楚(这个词儿当时还未出生,借用着先)的反复小人。大家每人一口盐汽水喷死他!”当时齐国公司的高管集体织围脖声讨他。  一个“吃得糠,下过乡,扛过枪”的人,自然也经得“伤”,难听的话难看的脸统统屏蔽。管仲心里冷笑,随便你们怎么挤兑,新官上任,

7、该点火时就点火——第一把火烧向团队建设。  《荀子·劝学》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管仲早就总结出来,投资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还是投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他胃口大,“一个小白七八个帮”。常务副总国子和高子,是周朝证监会的“老人”,搞得定政府,吃得开中央。媒体公关部总监隰朋;采购部总监宁戚;市场部总监城父;财务部总监宾须无;人力资源部总监东郭牙。  隰朋、宾须无是齐桓公

8、的嫡系部队,五个人各有所长、人尽其才,齐桓公暗自点头。  第二把火很快也熊熊燃烧。管仲将齐国集团下所有分支机构从头到脚捋了一遍,把没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子公司关停,最终整合成21家优质子公司,由齐桓公亲自掌管其中的11家公司,常务副总国子和高子各分管5家。这样就将权力从各自圈钱的股东手中夺回来,集中到公司专业的管理团队手中。同时,减少汇报环节,尽量实行扁平化管理,大大提升了公司运作效率。  再者,激励机制必须跟上。要想让人跟着你干,最好还得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