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

ID:14141315

大小:61.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8-07-26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_第1页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_第2页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_第3页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_第4页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Page1-----------------------2007年6月教 育 科 学Jun.,2007 第23卷 第3期EducationScienceVol.23 No.3 有效课堂讨论的原理谢同祥,沈书生,牛玉霞,刘 强3(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摘   要〕 教学设计必须关注有效教学的需求,这就客观地要求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有效。讨论已经成为教学组织过程中一种常用的活动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讨论的作用与意义,初步分析了有效课

2、堂讨论的结构,分析了各组成要素的角色功能并提出有效课堂讨论的设计方法,希望藉此将有效教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关键词〕 讨论;有效;意义;原理〔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064(2007)0320016205  问题源起: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看,人信息在传递,知识在流动,观点在碰撞;共识在积累,们都应该分配适当的注意力到教与学的有效性研究分歧在减少。如果学习只是指向结果的话,那么多上。缺乏对教学有效性的考虑,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数讨论与学习没有什么关系,毕竟讨论的组织者和实施仅仅是完成任务的手段

3、,教师成了机械钟;学生参与者都很难料定讨论的结果以及讨论在多大程度则只能算得上一个作受迫振动的单摆。值得庆幸的上存在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如果组织者在讨论开是,越来越多的教师[123]、越来越多的教材[4]与著始前就已经明了讨论的结果———那是一个毫无疑问[5]作开始关注讨论对于开展有效教学的作用,把组的确定的结果,严格地说,这样的讨论不能称为讨织学习者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讨论,明确学习目的、论,起码它不是真正意义的讨论。因此,当人们更关掌握学习的内容,达成学习共识是自主学习、合作学注学习过程对于人的影响的时候,讨论无疑是一个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4、种做法是可喜的,也是必须非常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讨论的过程清楚地表的。在一个没有发言权的氛围中,学习者的学习是明学习正在发生。被动的,是低效的。那么究竟如何设计、组织讨论,讨论的作用不仅在于交流信息,获得知识,形成学生才会充分地投入,踊跃地参与,从而使得讨论的共识。大量的文献与实践表明[628],讨论有利于提高过程真正有效?有效讨论的原理究竟是什么?这一讨论参与者的多方面能力。显然,有效讨论的发生,疑问不能不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有效教学设计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讨论过程中。对于讨论时必须深思的话题。煅炼人多方面能力的指称,并非是一部分

5、人的表达一、讨论的作用与意义能力和另一部分人的视听能力,而是在对等、随和的讨论指针对某个事物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的过氛围中,参与者享有平等的权利发表自己的认识、反程,它是一种有效交流看法,形成认识,使信息增值驳别人的意见、听取别人的想法和提炼、分析、综合的方法。讨论时,大家的意见汇聚到一起,相同的,别人的观点。也有研究认为[9],小组讨论对鼓励批相佐的,彼此间互相点评、认同、辩论、反驳。讨论的判性思维,对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对一个民主场面或气氛融洽,或硝烟弥漫,或沉默静寂。讨论中社会所需的“公共理性”的促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3〔收稿日期〕2

6、007204226()〔作者简介〕谢同祥19702,男,江苏涟水人,讲师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沈书生19682,男,江苏海安人,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牛玉霞19812,()山西长治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硕士生,研究方向:教育游戏;刘强19762,男,山东济南人,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16·(C)1994-2009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

7、eserved.http://www.cnki.net-----------------------Page2-----------------------(J.Dillon,1995;Krabbe&Polivka,1990)。无论对述,涵盖了除组织者、参与者以外的其他各种因素。()于个人抑或对社会的发展,讨论唯有吸引人们主动前提包括讨论的话题,讨论的目的目标,讨论的内参与,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最根本的作用,产生容;条件包括讨论的环境条件、起止时间、技术支持、为参与者所认可的意义。因此深入分析有效讨论发资源支持、分组情况、氛围创设等。前提和

8、条件是讨生的一般原理,对于在教学活动中开展讨论这种有论维续的基础,其合理性、参与者对其认可的程度也效的学习组织形式会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会影响讨论的效果。很显然,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