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ID:14156760

大小:5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26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第1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第2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第3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第4页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_第5页
资源描述: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整个单元内容中,起着呈上其下的纽带连接作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溶液以及溶液的组成,但他们的思维仅停留在对溶液的浅层认识上,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层次认识溶液形成过程中的“溶解限量”现象。本节内容的深刻学习和领悟,也为后续学习的溶质质量分数以及溶解度的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溶液形成及溶液的特征,在获得溶液(比如说食盐水)的过程中很容易想到:“食盐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水中”的问题。因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进行分析和验证,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饱和溶

2、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应该会有不错的教学效果。在获得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的过程中,饱和溶液底部都有剩余晶体存在,前者通过增加溶剂,后者通过升高温度,根据现象来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成立的前提条件,从而进一步总结、归纳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和措施。 通过补充实验:向饱和的食盐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的固体,通过溶液颜色的改变学生不难理解饱和溶液中的“饱和”只是针对某种具体溶质而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逐步学会通过控制变量设计探究实验进行分析和验证,在此基础上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2、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能说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方法和措施。3、能正确理解并初步辨析生活中人们所说的溶液“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总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转化,培养学生其正向思维及逆向思维的能力。2、通过分组实验帮助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逐步让学生形成善于质疑和发现的品质。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

4、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本节课是基于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主要多媒体技术包括ppT课件、图片展示、课堂小组实验录制并视频展示等。媒体技术主要应用在引入课题、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结论的总结以及饱和溶液概念的形成等重点突破环节。实物投影用在展示学生练习,共同订正答案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有效地完成对照实验,真正通过探究认识理解饱和溶

5、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浓”“稀”的关系。对于学生课堂生成性问题,课后鼓励师生一起制作微课程并发布。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景]置疑:大家是否想过:如果向一杯水中不断地加入食盐或硝酸钾,能无限地溶解吗? 互动讨论,达成共识: 不能无限地溶解。可以设计探究实验证明猜想。 多媒体展示(图片):对硝酸钾溶液中溶解限量的思考【温馨提示】在设计实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控制哪些变量?互动讨论,达成共

6、识:保持水的用量不变,保持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 媒体展示ppT:注意事项 [实验探究]【实验活动一】1、向分别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克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分别加入5克氯化钠和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多媒体:现场录制某小组实验视频,并后续播放,通过镜头的推进展示重点关注环节   【实验活动二】向不能再溶解食盐和硝酸钾的溶液中分别再加入 少量高锰酸钾,震荡,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讲解]【梳理总结】我

7、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交流完善  媒体展示ppT: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相互转化【 置疑深层拓展】置疑: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中强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这是为什么?如果将这两个前提条件去掉,行不行? 【实验探究三】 1媒体展示ppT::只有在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将前面有剩余氯化钠固体的饱和溶液分成两份,每份中都有剩余固体,向其中一份中

8、缓缓加入少量的水,边加水边振荡,直到固体全部消失;将另一份缓缓加热,观察固体的变化。2、对前面有剩余硝酸钾固体的饱和溶液做同样的处理。  才有意义。改变温度对不同的溶质的溶质的溶解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对比辨析】【置疑】生活中人们常说该溶液是浓溶液或该溶液是稀溶液,那么溶液的浓稀和溶液是否饱和有没有必然关系呢?什么情况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呢?  【实验活动四】实验探究:分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