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ID:14183218

大小:10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26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氧化还原反应贯穿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工具,是中学化学的关键和主线之一。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该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的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化学反应2、知识框架物质所含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存在化合价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特

2、征实质反应物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氧化剂、还原剂二、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三、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题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所用教材(新课标)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

3、、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以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化合价的改变与电子转移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引导、讨论交流、总结归纳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标出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CuOZnSO4H2ONaClNa2SO3NaOHCaCO3H2KClO3NH4NO3观察化合物,思考并交流为氧化还原的学习做好铺垫引入[思考与交流]判断下列反应类型根据学生回答指明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明确第6个反应无法分类,说明原有的分类方法不是全面和完善的。用已有认识分类,同时体会分

4、类的交叉产生疑问,并期待新的分类方法、标准的出现。7个反应中包含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但也有例外,借用例外产生新的分类动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过渡]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片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结合实例指出其局限性。[思考与交流]标出以上反应可变元素化合价,观察特点,总结规律。[引导]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根据有化合价变化和无化合价变化将反应分为两类,即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分析打破旧的认识,明确无法分类的反应也可以被分类了。让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通过适当的分析讲解使知识条理化[反馈练习]判断以下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

5、原反应的特征[归纳]a、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标准:反应前后元素有无化合价变化b、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有化合价变化。根据已认识的氧化还原反应迁移到新的判据,自主结合后发展出新的认识。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拓展概念,进一步加深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多媒体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结果:电子的得失引起化合价变化。[讲解]从电子的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从自己对微粒的结构的认识出发,体会电子转移的过程。联系所学大胆猜想体会本质巩固练习判断以下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观察化学方程式,巩固新学概念学会知识的迁移应

6、用,类比分析,学会总结规律拓展提升1、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自然界的某元素X多以单质、低价(-1或-2价)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可工业上大量需要它的高价(+4或+6价)化合物做为原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获得这些物质?明确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疑问怎样实现这样的氧化反应?为后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小结[小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其特征是其本质是[布置作业]题单反思回味梳理和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系统化板书设计2.3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不足之处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