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ID:14200291

大小:9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26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课程名称:社会心理学课程编码:622210290英文名称:SocialPsychology学时:54学分:3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社会工作(本科)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统计学建议教材: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一、课程的目的、任务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基本性质,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以及社会心理的具体应用等知识和理论。

2、同时授予学生特有的认识方法和思考角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或热点社会现象的理解。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互动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同时要求学生能广泛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并自觉进行专题讨论和思考。本课程包括十二章内容,分为社会心理学概述、个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等四大方面。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社会社会心理学概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以及基本研究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史、研究传统、理论倾向、本土化情况等,理解社会心理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和学习的意义。2.个体社会心理(1)掌握人际

3、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模式。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关系发展和退化的原因、亲密关系的理论模式。掌握人际冲突的实质、过程和管理风格。掌握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的理论假说及应对模式。了解人格测量方法和人际合作的具体问题。(2)理解社会知觉和社会认知的理论架构。掌握印象形成的基本线索、组织结构及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整合理论。掌握刻板印象的形成、作用及利弊。掌握归因的有关理论。了解社会知觉在生活中的具体实例。(3)掌握动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理解对几种主要的社会动机的相关研究。(4)掌握社会感情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社会感情的几种主要理论,了解社会感情的毕生发展,了

4、解社会文化和情绪的关系,掌握中国文化和情绪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的特殊情感,掌握社会群体的情绪。理解社会感情的调适方法和情商概念,理解感情表达和人际沟通中的原则和相关方法。(5)掌握社会态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态度形成和态度变化的理论。了解态度测量的方法。3.群体社会心理(1)掌握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群体的内聚力的基本原理和内聚力分析,掌握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掌握从众行为和集群行为的基本原理,了解民族心理的研究成果。(2)掌握传播过程的社会心理基础,理解舆论、谣言、民谣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形成、传播和影响。理解时尚和流行的心理机制和特点。4.社会心理学的具体应用掌握人格的概念

5、和人格特性,理解人格的认知差异、生理差异和社会差异,了解人格测量方法和人格培养因素。三、课程教学内容(分章节)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明确社会心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区别,理解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的内涵。教学重点:社会心里究竟是怎样的“现象”、研究对象。教学难点:社会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第一节社会心理学早期形态的学科意义主要内容:早期琴童心理研究提出的群体特征问题;早期社会本能研究提出的群体内生的心理动力问题;早起民族心理研究提出的民族精神凝聚作用问题;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产生。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主要内容:美国社会心理学对群体

6、心理研究的改造;两种研究传统;两种研究倾向;文化的社会心理构造功能。第三节社会心理与公共文明主要内容:社会心里究竟是怎样的“现象”;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社会心理与人性理念中的“善”。第二章研究方法教学要求:掌握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基本特点,理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和特色,理解撰写研究论文的具体步骤,了解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各种具体方法和适用情况,了解研究的原理和理论依据。教学重点: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基本特点和方法。教学难点: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和理论依据。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主要内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步骤;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分类。第二节定量研究的设

7、计主要内容:定量研究设计的一般特点;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第三节定性研究的设计主要内容:定性研究的基本特点;定性研究的基本过程;参与观察法。第四节研究样本的选取与测量工具的使用主要内容: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测量工具的使用。第三章人际关系教学要求:掌握人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假说,掌握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关系发展和退化的原因、亲密关系(尤其是爱情)的分类及相关理论模式。掌握人际冲突的实质、过程和管理风格。掌握利他行为和侵犯行为的理论假说及应对模式。了解人格测量方法和人际合作的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