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

ID:14215408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6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_第1页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_第2页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_第3页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_第4页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工同酬”能否掷地有声?  同事一月拿几千元,自己却只拿几百元。身份为“劳务派遣工”的朱先生,在拿了10年不平等工资后,向单位提出同工同酬的诉求,得到劳动仲裁部门支持。然而,朱先生却被单位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劳动仲裁部门的裁决。7月1日,河南鹤壁市山城法院最终判决,朱先生所在单位要补发他10年间同工同酬差额工资38万余元。  这个罕见的判决,对于全国数不清的“临时工”来说是否真的带来了希望?它会在今后“同工同酬”问题的执法实践上被各地司法部门广泛借鉴,还是仅仅在无数劳动维权案中擦出的一丝火花,光亮稍纵即逝?  新法涉

2、及数千万人的饭碗  7月1日是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之日。其中一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办法。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劳动修法使得同工同酬的法律定义更具完整性。因为在2008年版本的《劳动法》中,仅简单提及被派遣劳动者享有同工同酬的权利,而采用什么原则、应如何执行并未说明。很多企业为了转嫁用工风险,降低用工成本,将自己需要招募的员工挂靠劳务派遣公司,一旦工人与用工企业发生纠纷,虽然企业有连带责

3、任,但主要出面处理纠纷的不是用工企业而是劳务派遣公司,而劳务派遣公司又能使出各种手法来规避《劳动法》涉及的风险。这种既“省心”,又可打法律“擦边球”的做法便在很多企业流行开来。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企业职工中劳务派遣人数达到3700万人,占到国内职工总数的13.1%,加上机关事业单位的派遣人员,总人数约有4200万人。之后的两年“劳务派遣工”人数继续快速增加,据业内人士推算,到7月1日新的《劳动法》实施时,全国的劳务派遣劳力已超过5000万人。  新法的实施是否能让“临时工”得到“正式工”同等待遇呢?答案并不明

4、朗。实际上,我国早在1995年施行的《劳动法》就规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要体现同工同酬,现实中却存在大量像朱先生那样的情况。究竟什么是“同工”,如果语焉不详,很难落实。虽然法律意义上已经无正式工和临时工之分,然而一些用人单位将过去的临时工转变为“劳务派遣人员”,其合法权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同工不同酬、正式工享有的“五险一金”等福利无法获取等问题依然突出。伴随着2008年版《劳动法》的实施,逐步形成一批较规范的劳务派遣公司,他们在与用工单位争取派遣员工合法权益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得整体的派遣员工在工资水平,福利保障,社会

5、地位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在付出劳动的同时,派遣员工与正式工之间的同工不同酬、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等现象依然普遍。由于当时同工同酬的界定略显笼统,出现了一些单位只把同酬限于基本工资,而劳务派遣人员所享受的其他福利却与合同制员工差距甚远。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不少劳务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钻法律空子,以至于劳务派遣工被滥用,有些单位的劳务派遣员工甚至占到单位用工人数的一半,这些劳务派遣员工往往拿低工资,待遇得不到应有保障。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对于派遣制的规定无疑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今后收入分配将越

6、来越公平。浙江省劳动法学会理事项振华认为,这在立法上是一大进步,不过实施起来绝非一帆风顺,“同工同酬指的是同样的岗位上付出同等劳动力的情况下,获得相同的报酬。”但对于“付出同等劳动力”的定义,学历不同、熟练程度不同,很难做出具体的评判。  相关企业何去何从  “我现在十分头痛,公司5万名员工如何安排?”上海豪格玛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总经理付俊面对新实施的《劳动法》呈现出一脸为难的表情。上海大众是豪格玛的重要客户之一,其派往大众的劳力有数千名。新法规定,派遣劳力的时间长度不能超过6个月,所提到的劳务派遣适用岗位,一般是限定

7、在临时性、辅助性以及可替代性岗位。上海大众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豪格玛派出的劳力转为有编制的合同工,这意味着,大众将多出一大堆正式员工,人力资源费用成本将大幅度增加;二是将一些简单的产品外包,从而减少人力成本。对豪格玛来说,大众的第一种选择会使公司瞬间失去数千名劳务派遣员工,这对公司的打击不言而喻。不过付俊更担心大众会因不愿增加人力成本而走第二条路,因为即使大众把产品外包,他还没有巨大的实业工厂来吸纳这些员工。目前付俊所在公司派往客户公司的员工有5万名之多,除了大众,他们都集中在如肯德基、华硕、三星等众多知名企业。这些人

8、该如何去留,成为摆在付俊及其客户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除了海外巨头公司,银行也是使用派遣员工普遍的行业,目前16家上市银行,除浦发、交行、民生、北京银行、宁波银行没有披露数据,另外11家银行总计使用派遣工19.12万人。其中工,农,建,中四大行就占了15.12万人。  众多劳务派遣工在银行的待遇如何?之前有媒体披露,算上各项社保(通常没有公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