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读数问题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

ID:14221086

大小:63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26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_第1页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_第2页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_第3页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_第4页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路实验读数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大电路实验读数问题1、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规则:电流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1~0.6A,0~3A;电压表量程一般有两种——0~3V,0~15V。如图10-1所示:图10-1因为同一个电流表、电压表有不同的量程,因此,对应不同的量程,每个小格所代表的电流、电压值不相同,所以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比较复杂,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比较容易出错。下面是不同表,不同量程下的读数规则:电压表、电流表若用0~3V、0~3A量程,其最小刻度(精确度)分别为0.1V、0.1A,为10分度仪表读数,读数规则较为简单,只需在精确度后加一估读数即可。如图所示,电压表读数为1.88V,电流表读数为0.83A

2、。若指针恰好指在2上,则读数为2.00V(或A)。电压表若用0~15V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5V,为2分度仪表读数,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一位小数,也必须有一位小数。如图所示,若指针指在整刻度线上,如指在10上应读做10.0V,指在紧靠10刻度线右侧的刻度线上(即表盘上的第21条小刻度线)读数为10.5V,若指在这两条刻度线间的中间某个位置,则可根据指针靠近两刻度线的程度,分别读做10.1V,或10.2V,或10.3V,或10.4V,即使是指在正中央,也不能读做10.25V,若这样,则会出现两位不准确的数,即小数点后的2和5,不符合读数规则,如上图中所示,读数应为9.3V。电流表

3、若用0-0.6A量程,则其最小刻度为0.02A,为5分度仪表读数,其读数规则与0—15V电压表相似,所读数值小数点后只能有两位小数,也必须有两位小数。如上图所示,电流表读数为0.17A,若指针指在第11条刻度线上,则读数为0.22A,指在第10条刻度线上,读数为0.20A,指在第12条刻度线上,读数为0.24A。2、多用电表的读数方法答案:注意选择合适的刻度盘进行读数,最上面的刻度右侧有“电阻单位”的符号,是用来测电阻读取数值的,所以(1)读数为6,乘以倍率10,故最终数值为60欧;(2)电压和电流值的刻度盘都以中间刻度盘读取,但下面对应的三组数值是对应不同量程的电压或电流提供方便

4、时使用的,即以量程为准确定最小分度值再进行读数,10mA量程时,以三组数据中最下在一组比较方便,读数为7.2mA;5V量程测电压时,用中间一组数据较方便,读数为3.6V注:要从最高档测量,再降档,否则可能烧毁表。(1)测电阻:万用表刻度盘面上一般标有3~4组刻度线,一般最上面的是欧姆档的,欧姆档的刻度线不是从左到右读得,而是从右到左0、1、2、3、4、5、10……无穷大(这是倍率)。选好档位,用表笔分别连接电阻的两端,等指针不动了读倍率,用档位乘以倍率,就可以得到阻值了。实验室用多用电表(2)测电流:如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中的10mA去除以250mA(电流最大那个标250M

5、M的)乘以图中所表示的数字(用“直流1mA档测量电流”档看(0—250)“直流100mA档测量电流”的看中间的,“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看”的看最下的)。测电压也一样。(3)注意事项:所有电表的使用,还有一个要求:选择合理的档次,致使指针停留在表盘刻度的“13---23”之间。这不是一个严格要求,但确必须考虑这个“原则”。电压表、电流表是要估读的。。仪器里游标卡尺、弹簧秤、秒表、天平、多用电表欧姆档是不估读的。估读是由于被测量数值介于测量工具最小分度值之间某位置而进行估读的。如游标卡尺/秒表/打点时器等不存在这种情况,故不需要估读;而长度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质量的测量

6、等均存在上述问题,所以需要估读。    通过用的测量仪器,十进制的如刻度尺每1cm间划分为10个分度,每个分度值为1mm;千分尺的可动刻度部分,每十个刻度标记一个数字,每个小分度为0.01mm;是否估读与最小分度值是多少没有关系,估读在习惯上以最小分度值的十分之一为单位进行估读,如最小分度值为2,则估读时,先把最小分度划分为十份,估测待测部分占几份,再乘以最小分度值,即为估读部分。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人们常将“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使用.正因为这一点,导致我们在估读数时,常感到无所适从.有些情况我们要估读几位.例如,最小刻度是0.5cm的刻度尺

7、测量物体长度时,根据“测量中的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那么我们对图1中刻度尺的读数是4.72cm,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读数中我们估读了两位,0.7cm是估读的,0.02cm也是估读的.我们知道,估读值是不可靠的,第一位数字(0.7cm)本身就不可靠,如果再估读第二位(0.02cm)它将更不可靠。所以不需要估读这么多数字。    中学物理教学中把“测量中有效数字保留至仪器精度的下一位”作为公理来使用,这显然是片面的.那么我们究竟怎样确定这个估读位呢?根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