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

ID:14232457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27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_第1页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_第2页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_第3页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_第4页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业获得了重大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0亿元急速攀升到2010年的万亿元;保险机构也从1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150多家。  回顾这10年,我们发现,很多当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外资并没有成为可怕的“狼”,目前仍在盈利的边缘挣扎,尽管外资巨头们当初信心满满,准备在这个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上施展拳脚。而中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也学会了如何参照国际经验经营这个市场。为何

2、中外资公司没能发生激烈交锋,中外资公司在这10年里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即将于6月9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本期周刊特意策划了这期入世10年专题报道,对入世10年保险业的竞争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解读。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竟然比“狼”还厉害?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业获得了重大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0亿元急速攀升到2010年的万亿元;保险机构也从1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150多家。  回顾这10年,我们发现,很多当

3、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外资并没有成为可怕的“狼”,目前仍在盈利的边缘挣扎,尽管外资巨头们当初信心满满,准备在这个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上施展拳脚。而中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也学会了如何参照国际经验经营这个市场。为何中外资公司没能发生激烈交锋,中外资公司在这10年里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即将于6月9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本期周刊特意策划了这期入世10年专题报道,对入世10年保险业的竞争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解读。中外险企上演交锋之战:“羊”

4、竟然比“狼”还厉害?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0周年,在这10年里,中国保险业获得了重大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2100亿元急速攀升到2010年的万亿元;保险机构也从10几家发展到现在的150多家。  回顾这10年,我们发现,很多当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外资并没有成为可怕的“狼”,目前仍在盈利的边缘挣扎,尽管外资巨头们当初信心满满,准备在这个最有潜力的保险市场上施展拳脚。而中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绝对的优势,也学会了如何参照国际经验经营这个市场。为何中外资公司没能发生激烈交锋,

5、中外资公司在这10年里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这些都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即将于6月9日举办的第六届上海保险论坛将就此话题进行探讨。本期周刊特意策划了这期入世10年专题报道,对入世10年保险业的竞争发展情况进行初步解读。入世10年间。外资保险从怀揣大展拳脚的梦想到主动进行调整战略,走过了一段高开低走的抛物线。普华永道在《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2010年)中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试图拉升业绩,增加市场份额,但是并没有成功。成熟的本土保险公司和正在各地积极拓展的银行系保险公司成为外资保险公司业务竞争的强敌。  沪上

6、某中资保险公司副总经理笑称,这一形势在10年前几乎不可想象。以前中资保险认为外资保险进入中国是“狼来了”,但事实却让大家逐渐发现,“羊”比“狼”还厉害。  外资保险对于中资保险而言,更大的作用在于标杆促进而非竞争。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表示,外资保险的进入带来了“鲶鱼效应”,改变了以往中资保险半垄断的市场格局,使得国内保险市场在开放与竞争中前行。虽然外资保险未能在业务规模上取得预期的成果,但其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特色,已被国内保险兼容并蓄。  热闹般入市  2001年之前,国内保险市场仅有友邦、太

7、平洋安泰、中宏、美亚等少数几家外资保险。除了友邦引进的营销员体制给国内寿险带来冲击外,其他外资保险尚处于市场摸索期:外资寿险忙着“拿牌照设机构”,外资财险忙着“服务本国客户”。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2005年是国内保险业全面开放之年。而在此之前,诸多海外保险巨头已经以合资的身份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如德国安联、法国安盛、荷兰国际集团、美国大都会集团以及纽约人寿等。  2004年12月11日,国内团险市场的大门轰然打开。短短一个多月,就有太平洋安泰、广电日生、中宏人寿、信诚人寿等捷足先登,拿下团险牌照,而

8、一度被中资保险视为最强竞争对手的友邦时隔2年后才得偿所愿。  团险成为外资寿险“攻占”国内市场的试金石,也是一针催化剂。2005年1月,中意人寿拿下中方股东中石油200亿元的团单,引爆团险地震,中方股东的价值和资源被市场重新认识。于是,市场上不乏“依葫芦画瓢”者——金盛人寿将眼光投向五矿集团众多供应商和客户;海尔纽约人寿直接将分公司开到海尔集团总部青岛,不再望梅止渴;海康人寿也很快在北京设立分公司,中海油近3万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