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ID:14237312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27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_第1页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_第2页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_第3页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_第4页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稻肥料利用率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China’sforeignTrade·下半月2012年04期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特别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重施氮肥轻施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轻微量元素,重无机肥料轻有机肥料,另外氮肥过量施用,利用率偏低。测土配方施肥是农业增收、农民增效的有效途径,是缓解化肥资源供需矛盾的客观需求。1. 水稻肥料利用率的途径1.1提倡全层施肥目前,水稻生产上大面积采用化肥表施的施肥方法,肥料的利用率普遍不高。据估测,氮肥利用率只有30%~50%,磷肥当季的利用率不足25

2、%,钾肥的利用率亦仅30%~60%。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铵态氮的表施,硝化作用的损失,氮、钾肥的流失,某些氮素化肥的分解挥发,磷肥的土壤固定等。试验表明,全层深施肥土壤中的铵态氮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表施则因上述原因急骤减少,碳酸氢铵表施氮的利用率为31.3%,而全层深施则达到39.8%~55.5%,深施比表施氮素利用率提高了8.5%~24.2%。全层深施肥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减少肥料损失,供肥稳而久,水稻的根系深扎活力增强,因此提倡在春季旋板田或秋翻春季以旋代耙时,将有机肥、硅肥、硫酸镁锌等底铺肥

3、料一次全层施入。1.2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稻增产靠增施化学肥料来支撑,长期大量地使用化学肥料,不但破坏了土壤结构,不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而且会因为土壤吸收不了渗透到地下,污染了水源。提高水稻产量必须先提高土壤肥力,最好的途径就是增施有机肥,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相结合。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能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水稻根系发育,还能提供水稻生长所需的全价营养,并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激素,增加其抗性。产生的有机酸,可增加磷肥的有效性。微生物活动耗氮减少氮的损失,同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4、为水稻光合作用提供重要原料。有机肥料肥效缓慢,肥劲长久,虽然能在水稻生育期内持续不断地供应养分,但养分释放的少而慢,需用速效的化学肥料作为补充和调节。有机肥在水稻翻地或旋地前施入。一般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15.0~22.5 t/hm2,而以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不能超过7 500 kg/hm2,以防施用量过大或未腐熟的有机肥,使微生物大量活动,前期与水稻生长争氮,后期因分解有机质产生的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水稻根系的发育。1.3提水稻栽培管理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大力推行秋翻地,春季以旋代耙,以改善土壤结

5、构,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试验表明,秋翻地春季以旋代耙比春季旋板田增产8%~10%,落粒稻减少50.3%。选择株型好、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的品种,节省肥料又高产。旱育壮秧,秧苗素质好,发根力强,抗黑根病能力强,吸水吸肥能力强。防止一次施肥量过大,肥料浓度高伤根,施肥后注意保水,防止肥料流失。保证抽穗前后通风透光好,底叶不早衰,维持根系的活力。适时晾田、晒田,促进根系下扎。推广节水栽培技术,以浅湿管理为主,后期实行干干湿湿的管水方法。消灭草荒,防止杂草与水稻争肥。安全用药,防止药害抑制水稻生

6、长。加强病虫防治,防止水稻早衰。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主要内容2.1.1测土测土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前提,通过对土壤养分分析测定,较准确地掌握土壤养分状况及供肥性能,为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大许镇农技中心分成3组到各村以6.67hm2为核心采取土样500多个进行测定,以确定各村土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便于因地制宜的施肥。2.1.2配方配方是施肥的关键,在测土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特性、栽培习惯、作物的需肥规律、生产水平和气候等条件,结合上年的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再根据肥料的效应,提出

7、氮、磷、钾的最适用量和最佳比例。2.1.3配肥按照配方要求选择优质单质肥料或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肥料品种进行科学搭配;施肥是按照确定的配方,合理安排基肥、追肥比例,确定施用时间和方法,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2.1.4制定施肥模式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的生育特性和需肥规律,制定相应的模式。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要掌握以土定产、以产定肥、因缺补缺、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与微量元素相结合、用地养地相结合、氮磷钾平衡施用的原则。有机无机相结合是指土壤肥力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础,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

8、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增施有机肥料可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机肥和化肥的氮素比例具体视不同土壤作物及有机肥资源而定。用地养地相结合是指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能量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和产出相平衡,也就是说没有高能量的物质投入就没有高能量的物质的产生,只有坚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和微肥合理配施的原则,才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高产优质。2.2水稻配方施肥技术2.2.1确定水稻合理施肥量水稻需肥量为每100kg稻谷需吸收氮素2.0~2.4kg,五氧化二磷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