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ID:14263020

大小:52.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27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_第1页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_第2页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_第3页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_第4页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山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HANDONGNORMALUNIVERSITY(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O8年第53卷第2期(总第217期)21)08Vo1.53No.2(GeneralNo.217)青春视角下的"莎菲形象"探析重读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刘广涛(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252059)摘要:丁玲笔下的"莎菲形象"自上个世纪20年代诞生以来.其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文学史上多次论争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使之成为跨越到21世纪的文学形象之一.丁玲运用独特的

2、"日记体"形式所展开的另类"青春叙事".对都市"新女性"所面临的"青春矛盾"及其"青春欲望"进行了大胆,严肃的深层次艺术表达,帮助人们正视青春的本质以及青春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从青春视角看,《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篇典型的青春小说,该作品除具有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之外,还具有独特的"青春学"价值.关键词:莎菲形象;青春叙事;青春矛盾;青春欲望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73(2008)02—0029—06《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篇小说给丁玲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奠定了她在新文学史上的地位.然而,伴随着丁玲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与文学生涯.这

3、篇小说在文学史上也历尽沧桑.饱受争议.其中,争论最多的是关于"莎菲形象"的问题."莎菲形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文学史上多次论争所引发的轰动效应,使得这一人物形象"走出"了具体文本,不但进入了动态发展的中国文学史,而且参与到现当代中国历史的流程之中,成为跨越到21世纪的文学形象之一.在此意义上,"莎菲形象"已经构成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莎菲现象"."莎菲形象"何以扣人心弦?人们为何对其褒贬不一?"莎菲形象"又何以流传久远?——笔者试从青春视角对"莎菲形象"进行探析,对《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篇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进行新的阐释.一,日记体"青春叙事"1927年秋天,丁玲完成

4、了她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梦珂》,发表后受到叶圣陶等文艺界人士的关注与赞赏.同年的冬天,《梦珂》的姊妹篇《莎菲女士的日记》脱稿,在1928年2月的《小说月报》上发表后,一鸣惊人.这时候的丁玲不到24周岁,奠定她在文坛地位的成名作由此诞生.而在此之前,丁玲作为文学青年胡也频的妻子,虽然涉猎了许多文学名着但并没有多少文学创作积累,应该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一举成名令她本人也有些措手不及.作品问世不久,就有评论者发现丁玲在文学'达方面的欠缺:"可惜作者的文字不熟练,有时写得颇不漂亮.作者好叙述,而少抒发.……作者那样高的天才,不幸为不十分流利的文字所累,真是令人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5、l】('那么,《莎菲女士的日记》何以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呢?从文体学的角度看,丁玲运用"日记体"小说形式进行"青春叙事".无论从文学形式还是从文学内容方面说,都容易引起读者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文学的轰动效应."日记体"小说一般性质的释义,即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小说的艺术内容.运用日记进行写作较易掌握,且与人的精神层面密切相关,这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陈平原曾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提到,因为表达自我的强烈需要,使得"五四"时期的作家们偏爱选择日记体小说.日记体小说既是作者本人情绪的审美外化,也是时代情绪的一种折射.第一人称日记体小说,外形上更接近真实形态

6、的日记.第一人称是体验性,认知性最强的一种叙事人称,它的权威意义在于自我形象的高度"真实",带有相当浓重的自我展示,自我剖析成分.第一人称日记体小说具有较强的私密性,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方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优势.丁玲采用"日记体"小说的形式进行"青春叙事",属于青春作者以"日记体"方式,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春读者展示一个"另类青春"的私人生活与内心世界,比较容易在青年读者中激起阅读欲望和窥探兴趣.由女性作家参与的中国现代日记体小说创作,是和"五四"时期人的解放和女性解放同步进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在文坛上的闪亮登场,改写了真实*收稿日期:20O7—10—18作者简介:刘广涛(1

7、963一)男,河南省台前人,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29女性立场的写作在文学史上总是缺席的历史.说"莎菲"代表着"另类青春",在于"莎菲"这个具有异国情调名字与"女士"二字相连,隐含着年轻而"另类"的"知识女性"将构成日记的主角——可以说,小说的题目本身就相当惹眼,富有吸引力."五四"时代是一个呼唤青春,讴歌青春的时代,青年群体或个人冲破"老年本位"占绝对优势的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大舞台上尽情展示着现代青春文化的活力与风采."青春",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新词汇,新概念,大量涌进报纸杂志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