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ID:14269655

大小:1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27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_第1页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_第2页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_第3页
资源描述:

《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表23.2-22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1992)(mm)公差等级尺寸分段0.5~3>3~6>6~30>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f(精密级)±0.05±0.05±0.1±0.15±0.2±0.3±0.5-m(中等级)±0.1±0.1±0.2±0.3±0.5±0.8±1.2±2c(粗糙级)±0.2±0.3±0.5±0.8±1.2±2±3±4v(最粗级)-±0.5±1±1.5±2.5±4±6±8表23.2-23倒圆半径与

2、倒角高度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GB/T1804-1992)(mm)公差等级尺寸分段0.5~3>3~6>6~30>30f(精密级)±0.2±0.5±1±2m(中等级)c(粗糙级)±0.4±1±2±4v(最粗级)表23.2-62未注公差角度的极限偏差(GB/T11335-1989)公差等级长度/mm≤10>10~50>50~120>120~400>400m(中等级)±10±30’±20’±10’±5’C(粗糙级)±1030’±10±30’±15’±10’V(最粗级)±30±20±10±30’±20’备

3、注:表中长度是指构成角度短边的长度;对圆锥角,其长度按圆锥素线的长度而定。未注形位公差值的基本概念1)标准中给出的未注公差值是基于各类工厂的常用设备应有的精度,因此在贯彻GB/T1184-1996时,要求工厂有关部门在发现设备精度降低时,应立即加以修复,保持设备的应有精度。2)当要素的形位公差值大于未注形公差值时,一般仍采用未注公差值,不需要用框格给出形位公差要求。只有在给出大的公差值后,会给工厂的加工带来经济效益时,才有必要给出大的形位公差值。3)采用未注公差值,一般不需要检查,只有在仲裁时才

4、需要检查。为了解设备的精度,可以对于批量生产的零件进行首检或抽检。4)如果零件的形位公差超出了未注公差值,要视其超差是否影响零件的功能,才确定拒收与否。一般情况下,不必拒收。2.未注公差值的规定(1)直线度和平面度表23.3-34直线度和平面度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直线度和平面度基本长度的范围~10>10~30>30~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020.050.10.20.30.4K0.050.10.20.40.60.8L0.10.20.40.81.21

5、.6备注:“基本长度”对于直线度是指其被测长度,对平面度,如被测要素是平面则指较长一边的长度,是圆平面则指其直径。(2)圆度圆度的未注公差值为其相应的直径公差值,但不能大于表23.3-37中的径向圆跳动值。因为圆度误差会直接反映到径向圆跳动值中去,而径向圆跳动值则是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综合反映。(3)圆柱度圆柱度误差由圆度、轴线直线度、素线直线度和素线平行度等误差组成。其中每一项误差均由它们的注出公差或未注公差控制。如因功能要求,圆柱度需小于圆度、轴线直线度、素线直线度、素线平行度的综合反映值,应在

6、图样中用框格注出。圆柱形零件遵守包容要求(加注符号)时,则圆柱度误差受其最大实体边界的控制。(4)线、面轮廓度在标准中对线、面轮廓度的未注公差值未作具体规定。线、面轮廓度误差直接与该线、面轮廓的线性尺寸公差或角度公差有关,受注出或未注的线性尺寸公差或角度公差控制。(5)倾斜度倾斜度未注公差值在标准中未作规定,由注出或未注出的角度公差值控制。(6)平行度平行度的未注公差值等于其相应的尺寸公差(两要素间的距离公差)值,或等于其平面度或直线度的未注公差值,取两这中数值较大者。两个要素中取较长者作为基准

7、要素,较短者作为被测要素。如两要素长度相等,则可取任一要素作为基准要素。(7)垂直度垂直度的未注公差值见表23.3-35。形成直角的两要素中的较长者作为基准要素,较短者为被测要素。如两者相等,则可取任一要素作为基准要素。表23.3-35垂直度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垂直度公差短边基本长度的范围~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20.30.40.5K0.40.60.81L0.611.52(8)对称度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见表23.3-36。两要素中较长者作为基准要素

8、,如两要素长度相等,可取任一要素作为基准要素。对称度的未注公差值用于至少两个要素中有一个是中心平面,或者是轴线相互垂直的两要素。表23.3-36对称度未注公差值(mm)公差等级垂直度公差短边基本长度的范围~100>100~300>300~1000>1000~3000H0.50.50.50.5K0.60.60.81L0.611.52(1)同轴度同轴度误差会直接反映到径向圆跳动误差值中。但径向圆跳动误差值除包括同轴度误差外,还包括圆度误差。因此,在极限情况下,同轴度误差值可取表23.3-37中径向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