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ID:14279274

大小:1.77 MB

页数:59页

时间:2018-07-27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_第1页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_第2页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_第3页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_第4页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万宁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万宁市人民政府2017年7月目录1总则11.1现状及风险分析11.2编制目的11.3编制依据11.4事件分级21.4.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级)21.4.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II级)31.4.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III级)31.4.4一般突发环境事件(Ⅳ级)31.5适用范围41.6工作原则4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42.1应急组织机构52.1.1市环境应急指挥部52.1.2市环境应急指挥部办公室52.1.3专家组52.1.4现场指挥部52.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62.2.1市环境应急指挥部62.2.2市环境应急办62.

2、2.3市环境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职责62.2.4专家组92.2.5现场指挥部92.2.6现场指挥部工作组牵头部门和职责103预防和预警113.1环境危险源风险评估制度113.2危险源的预防123.2.1固定危险源的预防123.2.2移动危险源的预防123.2.3饮用水水源地的预防123.3调查与风险分析133.4预警133.4.1预警分级与信息发布133.4.2预警措施133.4.3预警调整143.4.4预警解除144应急响应144.1应急响应分级144.1.1I、II级应急响应144.1.2III级应急响应154.1.3Ⅳ级应急响应154

3、.2信息报送与处理154.2.1突发环境事件报告和时限154.2.2报告内容164.3应急响应行动174.3.1先期处置174.3.2应急行动准备174.3.3现场控制与处置184.3.4监测194.3.5安全防护194.3.6监管和调控194.4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94.5环境风险特性识别和风险控制措施204.5.1饮用水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204.5.2毒气泄漏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214.5.3交通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措施224.5.4危险化学品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措施244.6响应终止274.6.1应急终止

4、的条件274.6.2应急终止的程序285后期处置285.1善后处置285.2评估总结286应急保障296.1经费保障296.2物资保障296.3技术保障296.4通信保障306.5队伍保障307监督管理307.1宣传、培训与演练307.2奖励和责任追究308附则318.1名词术语解释318.2预案管理与更新328.3预案解释328.4预案实施329附件32附件1: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33附件2:应急组织体系框架34附件3: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35附件4:环境应急处置组及外部相关应急成员单位36附件5:万宁市

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组名单37附件6: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图38附件7: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38附件8:万宁市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内容40附件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清单41附件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申请表45附件11: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备案46附件12:指挥部工作机构组成和职责表48附件13:万宁市主要环境风险点及监测点位详情列表50附件14:万万宁市主要环境风险点及监测点分布图55附件15:万宁市主要环境敏感点点分布图56411总则1.1现状及风险分析突发环境事件具有暴发突然、起因复杂、次生衍生性突出、

6、判断困难、蔓延迅速、危害严重、影响广泛的特点,易产生连锁反应。随着本市城市功能的调整,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也呈现新的特点:一是万宁市的环境容量有限,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处于预防的最佳阶段,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城市噪声、辐射与放射性环境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二是万宁市核技术利用将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数量及各种辐射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呈增长趋势,辐射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三是涉及危险化学品单位多为中小型企业,相应设备陈旧、老化,污染防治设施不健全;环境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水平差,防范措施不到位,事故状态下很难

7、有效控制污染扩散;四是随着万宁市城市战略定位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废弃、遗弃的危险化学品及其生产装置,对环境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1.2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我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和处置能力建设,控制和减轻突发环境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高效、有序地组织预防、控制和解除突发事件危机,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预案。1.3编制依据依据以下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8、7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1)5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